时间: 2025-04-26 07:0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4
忆昔小园西畔坐,夜阑只共云英。
银河流水去无声,红薇花影下,罗扇扑流萤。
四十余年如一梦,枕边白发堪惊。
闲翻遗像看真真,画中人不语,明月又三更。
回想往昔,我曾在小园的西边坐着,夜深时只和云英花为伴。
银河静静流淌,毫无声息,红薇花影下,我用罗扇轻轻扑打流萤。
四十多年就像一场梦,枕边的白发让我感到惊讶。
闲暇时翻看旧照片,画中的人不言语,明月又已照亮了三更。
刘凤梧,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感受。
《临江仙》创作于刘凤梧的晚年,诗中融入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慰藉。
《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便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小园场景,夜晚的宁静与花香让人倍感亲切。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深情回忆。
“银河流水去无声”一句,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暗示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一种渴望与向往。而“红薇花影下,罗扇扑流萤”的意象,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场景,流萤的点点光辉仿佛是时光的闪烁,瞬间即逝。
进入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四十余年如一梦”感叹岁月的无情,时间的流逝使他不禁惊觉白发已生,反映出对生命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画中人不语,明月又三更”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往昔的美好与现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怀旧。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交织,传达出作者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切思考,展现了传统古诗词的魅力。
忆昔小园西畔坐,夜阑只共云英。
诗人回忆往昔,坐在小园的西边,夜深人静时与云英花为伴,表达了宁静的夜晚与往日的美好。
银河流水去无声,红薇花影下,罗扇扑流萤。
描绘了银河的静谧与流萤的轻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四十余年如一梦,枕边白发堪惊。
感叹时光飞逝,四十多年似一场梦,白发的出现让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闲翻遗像看真真,画中人不语,明月又三更。
通过翻看旧照,回忆过去的人,尽管画中人沉默不语,但月光依旧照亮着夜晚,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情眷恋。
诗中提到的“云英”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D. 一种水流
“四十余年如一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中的“红薇花影下”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春天的到来
B. 夜晚的宁静
C. 早晨的阳光
D. 雨后的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