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13
临江仙
寒食清明都过了,又还杨柳依依。
绿荫一片乱莺啼。
马嘶芳草外,人在画桥西。
莫向斜阳温旧梦,不如燕子能飞。
倚栏犹惜絮沾泥。
临风双袖湿,一曲白铜鞮。
清明和寒食节都已经过去了,杨柳依然随风摇曳。绿荫下,乱莺在啼叫。马在芳草之外嘶鸣,人在画桥的西边。不要在斜阳下温习旧梦,不如让燕子自由飞翔。倚着栏杆,仍然惋惜那些沾泥的柳絮。面对风,双袖湿透,轻声唱着白铜鞮。
作者介绍: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德明,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是现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以创作小说和诗词闻名,作品常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临江仙》写于20世纪40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旧时美好回忆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盼。
《临江仙》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回忆的感慨。开篇以“寒食清明都过了”引入,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感觉。接着描绘了杨柳依依、绿荫下乱莺啼的春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马嘶芳草外,人在画桥西”,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然而,随着“莫向斜阳温旧梦”的出现,诗人的情感开始转向惆怅与孤独。旧梦的温存与斜阳的凋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伤的对比。
“倚栏犹惜絮沾泥”,再一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惋惜。最后一句“临风双袖湿,一曲白铜鞮”,既是对春风的感受,也是对生活的沉思。白铜鞮的唱响,似乎也在暗示着生活的美好尽管短暂,但仍值得珍惜。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入,逐渐深入到情感的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层次,展现了张恨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既美好又惆怅的情感。
诗词测试:
“寒食清明都过了”中提到的节日分别是什么?
“莫向斜阳温旧梦”的意思是:
“倚栏犹惜絮沾泥”中“絮”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张恨水的《临江仙》更多地表现了对过往的惆怅与对自然的热爱,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理想自由的追求。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情感基调和主题各有不同。张恨水的诗更具生活气息,李白则更具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