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时间: 2025-05-06 19:30:27

诗句

虎丘山下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

罥树断丝悲舞席,

出云清梵想歌筵。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

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0:27

原文展示

和人题真娘墓
作者:李商隐

虎丘山下剑池边,
长遣游人叹逝川。
罥树断丝悲舞席,
出云清梵想歌筵。
柳眉空吐效颦叶,
榆荚还飞买笑钱。
一自香魂招不得,
只应江上独婵娟。

白话文翻译

在虎丘山下的剑池旁,
游人不禁感叹流逝的时光。
树枝上悬挂着断丝,悲伤地舞动着席子;
从云间飘出的清音,仿佛在想念歌唱的筵席。
柳眉轻轻吐出怨愁的叶子,
榆荚随风飞舞,仿佛在追逐笑声和欢愉。
唯有那香魂再也无法召唤,
只应在江边孤独的月影中徘徊。

注释

字词注释

  • 剑池:指虎丘山下的一个池塘,传说与剑有关,是游人游览的胜地。
  • :缠绕、挂住。
  • 清梵:清静的梵音,指佛教音乐。
  • 买笑钱:指用钱财来换取欢笑,暗喻歌妓的生活。
  • 香魂:指真娘的灵魂。
  • 婵娟:指明月,寓意孤独和美丽。

典故解析
真娘:历史上著名的吴中乐妓,因其美丽与才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她的墓在虎丘山下,李商隐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她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运用丰富的象征与隐喻,能够引发读者的深思。

创作背景
《和人题真娘墓》写于李商隐晚年,反映了他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的缅怀。真娘的墓地成为了他抒发情感的载体,诗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真娘的墓为背景,展现了李商隐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开篇便以“虎丘山下剑池边”点明地点,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紧接着“长遣游人叹逝川”,通过游人的叹息引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追忆。

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乐妓生活的交融:“罥树断丝悲舞席”描绘了树枝上断裂的丝绦,象征着乐妓生活的悲凉;“出云清梵想歌筵”则通过清雅的音乐,唤起人们对往昔歌唱场景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向往。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描绘了柳树和榆树的形象,柳眉吐叶象征美人的愁思,而榆荚飞舞则暗示乐妓的生活中虚荣与欢笑的交易。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乐妓的生活状态,突显出一种哀伤与无奈。

最后两句“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则是李商隐对真娘的哀悼,表达了对她香魂的无奈感叹,暗示她的美好已无法再现,只有月影在江上孤独徘徊,突显出对美好已逝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丘山下剑池边”:设定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长遣游人叹逝川”:游人的叹息引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罥树断丝悲舞席”:用比喻展现乐妓生活的悲凉。
  4. “出云清梵想歌筵”:音乐唤起对往昔的美好回忆。
  5. “柳眉空吐效颦叶”:象征美人的愁思。
  6. “榆荚还飞买笑钱”:描绘乐妓生活中的虚荣。
  7. “一自香魂招不得”:对真娘的哀悼与无法重现的感慨。
  8. “只应江上独婵娟”:暗示美好已逝,唯有孤月徘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眉空吐效颦叶”,将柳树与美人相联。
  • 拟人:如“榆荚还飞”,赋予植物以人的行为。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慨,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短暂,充满了哀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剑池: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2. 游人:代表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怀念。
  3. 柳眉:象征美丽与愁思。
  4. 榆荚:象征乐妓的生活状态。
  5. 香魂:代表逝去的生命与美好。
  6. 婵娟:象征孤独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剑池”位于哪个地方?
    A. 虎丘山下
    B. 西湖边
    C. 黄山脚下
    D. 泰山之巅

  2. “柳眉空吐效颦叶”中“效颦”指的是什么?
    A. 令人愉悦的笑容
    B. 眉毛的形状
    C. 美人的愁思
    D. 一种花的名称

  3. 诗中提到的“香魂”指的是谁的灵魂?
    A. 游人的
    B. 诗人的
    C. 真娘的
    D. 柳树的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逝去的怀念。
  •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乐妓生活的悲欢离合。

诗词对比

  1.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为豪放。
  2. 杜甫的《春望》:表现对国家和人世的忧虑,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藓花 牡丹 罗浮山 《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 其五 游陆公祠十首 其三 游陆公祠十首 其二 游陆公祠十首 戏题外子写照 暮春二绝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夫荷戈,万夫莫前 有眼如盲 包含旒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大惊小怪 交仗 小字头的字 包含盱的词语有哪些 见世生苗 天龙 門字旁的字 饮结尾的成语 凶短折 永生永世 镜烛 游目 草字头的字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