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1:55
梦丰宅之二首
——刘克庄
一别茫茫隔九京,梦中慷慨语如生。
老犹奋笔排和议,病尚登陴募捄兵。
天夺伟人关气数,时无好汉共功名。
残胡仍在王师老,宝剑虽埋愤未平。
全诗翻译:
在茫茫的距离中与友人一别已久,隔着九个京城,梦中仿佛听见他慷慨激昂的言辞,犹如他仍在我身边。虽已年老,我仍奋笔疾书,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即使身体抱恙,仍然想要登上城墙招募士兵。命运似乎剥夺了伟人的运气,时代也不再有英雄豪杰共图功名。残余的敌人依然在王师面前肆虐,我的宝剑虽然埋藏,心中的愤懑却未曾平息。
此诗中提到的“王师”是古代对国家军队的称呼,表明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关心和对敌人的愤怒。“宝剑虽埋愤未平”则暗示诗人心中仍然存有未解的怒火与责任感,反映了士人的忠诚与无奈。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美,号静庵,宋代著名诗人。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南宋与元朝的更替,作品多反映国家危难时的忠诚与忧虑,风格雄浑激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侵扰,诗人以个人的身世感受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梦丰宅之二首》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刘克庄在诗中通过“梦”字,展现了自己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国家时局的关切。梦中的“慷慨语如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反映出对理想与价值观的坚守。在老年和病痛的双重压迫下,诗人仍未放弃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天夺伟人关气数”,表达了对时代英才稀缺的感慨,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宝剑虽埋愤未平”一语,深刻揭示了诗人心中未平的愤懑与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忧虑。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刻反思,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士人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京”指的是:
A. 九个城市
B. 九个国家
C. 九个朝代
D. 九个乡村
“宝剑虽埋愤未平”中的“宝剑”象征着:
A. 武器
B. 志向与愤懑
C. 财富
D. 友情
诗人刘克庄生活在什么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