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4:42
原文展示:
贤人无计较,生苦死徒誇。佗名润子孙,君名润泥沙。可惜千首文,闪如一朝花。零落难苦言,起坐空惊嗟。
白话文翻译:
贤人并不计较得失,活着受苦死后徒然夸耀。别的名字滋润子孙,你的名字却只滋润泥沙。可惜千篇文辞闪耀如朝花,零落之后难以说苦,起身坐下都只剩惊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表达自身的艰苦经历和对社会的反思,风格沉郁,情感真挚,作品多以咏怀、感伤为主,常常带有社会批判的色彩。
创作背景: 《吊卢殷》是孟郊为悼念卢殷所作,卢殷是一位与孟郊有交情的诗人。此诗反映了孟郊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对贤人和文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无奈和批判。
诗歌鉴赏:
《吊卢殷 其五》通过对贤人和文人的抒发,展现了孟郊对生死、名利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贤人无计较”引入,表现出贤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然而生与死的苦难却并不因此而消失,反而在死后只剩虚妄的夸耀,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讽刺。
接着,诗中提到“佗名润子孙,君名润泥沙”,用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名声的两种影响,贤人的名声可以滋润后代,而作者的名声却只能影响无足轻重的事物,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悲哀。诗的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自身创作的无奈,尽管有着千首文辞,但如同短暂的朝花,最终只能零落一地,难以言说内心的苦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和名利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生的苦涩,表现了对名利的冷淡与无奈,强调了真正的贤人应超脱世俗,然而在现实中又难以避免对名声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吊卢殷 其五》的作者是谁?
诗中“生苦死徒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润子孙”和“润泥沙”是对比的表现,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解释?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