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37
赠刘静翁颂四首
——黄庭坚
万缘空处真如佛,
八面风中不动尊。
困便横眠饥吃饭,
十方无壁又无门。
在万事万物的空灵处,真理如同佛陀;
在八面来的风中,依然屹立不动的尊者。
困倦时就躺下睡觉,饥饿时就吃饭;
无论身处何方,都没有限制和障碍。
这首诗涉及佛教思想,特别是“真如”和“空”的概念,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佛”与“尊”都是对佛陀的尊称,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滨,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主要成就在诗词和书法方面。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黄庭坚在与友人刘静翁交往中所作,反映了他对生活和内心自由的理解。黄庭坚的作品常常受到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前两句通过对“万缘空处”和“八面风中”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似乎在说,真正的智慧和宁静来自于对外界繁杂事物的放下。接下来的两句则将生活的简单和真实展现出来,“困便横眠饥吃饭”体现了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态度,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哲学。最后的“十方无壁又无门”,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对外在环境的无畏,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智慧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空”与“有”、“动”与“不动”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之间的关系。同时,诗中使用了佛教的象征,提升了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领悟,以及对世事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缘”指的是什么?
A. 世间的事物与缘分
B. 一种佛教的修行方式
C. 个人的理想
“困便横眠饥吃饭”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努力追求名利
B. 随顺自然、真实生活
C. 忍耐与压抑
诗中“十方无壁又无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活的孤独感
B. 内心的自由与无拘束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此份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黄庭坚的诗作,感受其哲学思想和诗歌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