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41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作者:黄庭坚〔宋代〕
半烟半雨溪桥畔,
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
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
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
君行到自知。
在溪桥旁,烟雾缭绕,细雨纷飞,渔翁醉卧在岸边,没人来唤他。
他那种悠闲的心情是何其长久,春风吹拂,花草散发着芬芳。
江山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这种心情,陶渊明最懂得。
问我去哪里呢?你自己走到哪里,才能明白。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陶潜”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以追求自然、闲适的生活而闻名。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属于“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小品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期,正值他心境淡泊、归隐自然的阶段。诗中描绘的场景恰好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词作,描绘了一个细雨朦胧的溪桥场景,渔翁醉卧的悠闲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氛围。诗的开头“半烟半雨溪桥畔”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烟雨朦胧,使人感到一种柔和的美感。接着,渔翁的醉卧更是突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
在第二句中,渔翁的无声与自然的呼唤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接下来的“疏懒意何长”,道出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深切感慨,似乎在说,这种轻松悠然的生活状态是多么珍贵。
“春风花草香”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魅力。而“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一句,提及陶渊明,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理解,暗含了人生哲学的思考。
最后的“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以轻松的口吻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仿佛在说,人生的旅途只有自己才能体悟,体现出一种洒脱与淡然的态度。整首词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思考,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洒脱与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渔翁醉着无人唤”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忧愁
“此意陶潜解”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汉代
“君行到自知”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哲学?
A. 依赖他人
B. 自我领悟
C. 避免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的详细解析及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