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39:32
一片琼英价动天,
连城十二昔虚传。
良工巧费真为累,
楮叶成来不直钱。
这片美丽的琼英价值连城,曾经在十二个城市中流传,但如今却只是虚名。优秀的工匠辛苦付出,真正的劳累却被忽视,最终所得到的报酬却连纸钱都不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连城十二"可能隐喻着古代的市井文化或名声的广泛传播,或许与当时社会对艺术品和工艺品的追逐有关。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因其作品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唐代晚期,时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李商隐对当时流行的艺术追求和工匠的艰辛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敏感和对艺术价值的思考。
李商隐的《一片》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艺术价值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琼英”这一意象,描绘出一片极为珍贵的花朵,象征着艺术或美的追求。接着,诗人提到“连城十二”,暗示着这种美好的事物曾经在社会中享有盛名,但如今却成为了“虚传”。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也批判了社会对真正艺术价值的忽视。
“良工巧费真为累”,诗人感叹那些辛勤工作的工匠们,尽管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时间,但最终得到的报酬却是微薄的,甚至连制作纸张的钱都不够。这一方面反映了工匠的辛酸,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社会对艺术与工艺的轻视,暗示艺术品的价值并不总是与其付出成正比。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比与反讽的效果,李商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冷漠与对工匠辛劳的不公评价,表现了他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艺术与现实的对立中,深刻揭示了社会对艺术品的轻视与工匠的困境,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艺术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琼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普通的花
B. 珍贵的艺术品
C. 平凡的生活
D.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良工巧费”,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工匠的辛苦被社会认可
B. 工匠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C. 工匠的工作非常简单
D. 工匠们的生活富裕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的美
B. 艺术与现实的对立
C. 人生的哲理
D. 战争的悲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商隐的《一片》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但侧重于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无奈,而李商隐则更多地集中在艺术价值与工匠辛劳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社会视角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李商隐《一片》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