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时间: 2025-05-07 17:26:03

诗句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26:03

原文展示: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白话文翻译:

这朵白莲在众多花中显得特别娇艳,正如在瑶池中盛开的花朵。
谁能体会到这无情与有恨的情感呢?月光微明,清风吹拂,似乎要让它悄然落下。


注释:

  1. 素蘤:素白的莲花。
  2. 多蒙:多次被。
  3. 别艳:被其他花卉所掩盖或欺凌。
  4.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地方。
  5. 无情有恨:指花虽美,但无人欣赏,暗含惆怅。
  6. 月晓:清晨的月光。
  7. 欲堕时:想要凋落的时刻。

典故解析:

“瑶池”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着美好和纯洁的地方。白莲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诗中通过白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字子明,号云山,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常通过诗歌反映内心的情感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白莲作为诗中的主体,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但同时又因为无人欣赏而感到被冷落。诗人在描写白莲的美丽时,暗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将白莲的美丽和在众多花中被掩盖的境遇相结合,使得白莲的美更为突出,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声的悲哀。后两句则通过月光和清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给人以深思。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触及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素蘤多蒙别艳欺:描绘白莲在众花中虽美却被其他花所遮掩,暗示孤独。
    • 此花端合在瑶池:强调白莲的高洁与美丽,仿佛是仙境中的花朵。
    • 无情有恨何人觉:表达对美丽事物无人欣赏的惋惜与感伤。
    • 月晓风清欲堕时:营造出清晨宁静的意境,暗示花的凋零和无常。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莲比作瑶池中的花,突出其高洁。
    • 拟人:赋予花以情感,表现其孤独与无奈。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在于探讨孤独与被忽视的美,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意象分析:

  1. 白莲:象征着纯洁、美好与高洁的品德。
  2. 瑶池:代表着理想化的美好境界。
  3. 月晓风清: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自然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白莲
    B. 瑶池
    C. 月光
    D. 风
    答案:A

  2. 诗中“无情有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B

  3.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陆龟蒙
    C. 杜甫
    D. 白居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莲》by 王维
  • 《静夜思》by 李白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白莲》与王维的《白莲》均描绘了白莲的美丽,但陆龟蒙更强调孤独感和无奈,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安静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陆龟蒙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忆秦娥 忆秦娥·珠帘深 忆秦娥 雨窗论画,漫记小词 忆秦娥 忆秦娥 春半 忆秦娥 寒夜不寐忆亡女 忆秦娥 忆秦娥 写恨 忆秦娥(海棠) 忆秦娥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逝的成语 吻吮 包含咯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肀字旁的字 愤然作色 首字旁的字 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绿化 魁梧奇伟 掘土机 弓字旁的字 早霞 贪如饕餮 诗成得袍 四字头的字 飞霜六月 枯木发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