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邵尧夫韵示儿侄

《和邵尧夫韵示儿侄》

时间: 2025-04-26 20:27:23

诗句

言贵安徐行贵常,与人平淡勿相伤。

莫贪顺路行时快,到了回思见去长。

克己定知天降福,害人只是自贻殃。

长教言行枢机密,此外虚心不用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23

原文展示:

《和邵尧夫韵示儿侄》 作者: 王洋 〔宋代〕

言贵安徐行贵常,与人平淡勿相伤。
莫贪顺路行时快,到了回思见去长。
克己定知天降福,害人只是自贻殃。
长教言行枢机密,此外虚心不用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的是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安静地走路是重要的,保持与人和谐相处,不要伤害他人。不要贪图走捷径而一味追求速度,最后回想起来,才发现自己走得太快。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明白上天会赐予的福气;而伤害他人只会给自己惹来祸患。要常常教导他人言行要谨慎,除此之外,心态要保持谦虚,不必过于防备。

注释:

  • :珍贵,重要。
  • 安徐行:安静、缓慢地行走。
  • 平淡:简单而不复杂,意指与人相处和谐。
  • :贪图,追求。
  • 顺路行:走捷径。
  • 克己:克制自己。
  • 自贻殃:自我招致祸害。
  • 枢机密:关键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洋,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关注生活哲理和人际关系,风格简洁明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生活智慧,强调了安定与平和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安徐行”与“与人平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思考,提醒人们不应急于求成,应珍视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接着,通过“莫贪顺路行时快”的劝诫,诗人提示我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可能会忽略了生活的本质。最后,诗人在总结中提到“克己定知天降福”,表现出一种深厚的人生哲学,强调克制欲望的重要性,只有在自我约束中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既有对生活的洞察,也有对人性的理解,读来让人深思。而“虚心不用防”,则是对待世界的态度,强调了谦虚与包容的美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言贵安徐行贵常:提到安定与缓慢行走的重要性,强调生活的节奏不必急躁。
  2. 与人平淡勿相伤:强调人际关系中要和谐相处,不要伤害他人。
  3. 莫贪顺路行时快:警示人们不要因追求速度而忽视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4. 到了回思见去长:到了某个阶段后,回想起来会觉得时光漫长,寓意珍惜当下。
  5. 克己定知天降福:提到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领悟生活的恩赐。
  6. 害人只是自贻殃:强调了伤害他人终究会自食其果。
  7. 长教言行枢机密:建议时常教导他人谨慎言行。
  8. 此外虚心不用防:最后强调谦虚的重要性,不必过于防备他人。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对称,体现了古诗的工整美。
  • 比喻:通过“顺路行”比喻人生的选择与取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个中心思想:安静、克制和谦虚是人生的重要品质,通过对内心的约束和对他人的理解,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

意象分析:

  • 安徐行:象征着生活的节奏,强调稳健。
  • 顺路行:代表追求捷径的人生选择。
  • 克己:象征内心的自律与修养。
  • 虚心:象征谦逊的态度,强调与人为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安徐行”意指什么? A. 快速行走
    B. 安静缓慢地行走
    C. 不行走
    答案:B

  2. “克己定知天降福”中的“克己”意为? A. 放纵自己
    B. 克制自己
    C. 不关心自己
    答案:B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安静、克制与谦虚
    C. 旅行与冒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 《登高》杜甫:在面对人生的无奈时,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诗词对比

  • 王洋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前者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与人际关系,而后者则强调豪情与纵情享乐。两者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邓汉卿 水际 示五峰僧 石门寺 石门僧 十里 沈洞主 山路怀翁卷 山路怀翁卷 润陂山上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微知著 包含荜的词语有哪些 漂母之恩 一清如水 不足为奇 酉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排比 甚至 月偏食 香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布货 月旦评 豕字旁的字 如日方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