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4
诸方游欲遍,栖息此山中。
已悟法皆幻,定知身是空。
窗鸣蕉叶雨,帘捲枳花风。
亦是耽閒者,清言喜暂同。
我想四处游历,但却选择在这座山中栖息。
已经明白一切法都是幻影,定然知晓身体其实是空的。
窗外蕉叶在雨中轻声作响,帘子被风卷起,枳花随风摇曳。
我也是个追求闲适的人,与你的清谈让人感到喜悦。
作者介绍:刘师邵,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开元寺,反映了作者在寺庙中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佛教哲理的领悟。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头的“诸方游欲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游历欲望,然而他选择在这静谧的山中栖息,体现了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已悟法皆幻,定知身是空”,则显现出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强调了身心的空灵与超脱。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窗鸣蕉叶雨,帘捲枳花风”,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最后一句“亦是耽閒者,清言喜暂同”,表达了诗人与隆上人之间的共鸣与愉悦,展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闲适与超脱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在何处栖息?
诗中提到的“法皆幻”反映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师邵则更多融入了佛教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