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2:44
寄虞衡王郎中
作者: 刘师邵 〔明代〕
倏忽三载别,故园春又残。
因风数问信,见月每凭阑。
野服从相笑,尘冠未许弹。
惟余千里梦,夜夜绕长安。
转眼已经三年没见,故乡的春天又要过去了。
借着春风我向你问候,看到月亮时我常常靠在栏杆上思念。
身穿随便衣服的朋友们在一旁嬉笑,而我满身尘埃却不敢弹奏乐器。
唯有在梦中千里之外的你,夜夜在长安城的周围萦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师邵,明代诗人,字子梁,号捧心,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离开故乡三年后,正值春天,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寄虞衡王郎中》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离开故乡三年后,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诗的开头“倏忽三载别”直接点出离别的时间,带有一丝惆怅与无奈。春天的残缺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烈。
“因风数问信,见月每凭阑”两句,描绘了诗人借助春风与明月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月亮成为了思念的媒介,增添了诗的意境。接下来的“野服从相笑,尘冠未许弹”则展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心境,虽有朋友相伴,却难以释怀对故乡的牵挂,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
最后一句“惟余千里梦,夜夜绕长安”更是点睛之笔,梦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影随形,长安也象征着繁华和喧嚣,形成了对比,揭示了诗人在繁华中却无法得到的内心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沉的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亲友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倏忽三载别”意思是:
A. 三年没见
B. 一瞬间
C. 别离已久
答案:A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象表达思乡情感?
A. 春风与明月
B. 雪花与大海
C. 夕阳与星空
答案:A
“惟余千里梦”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友人的怀念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