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3:56
岁月等新戍,风烟只旧游。
柳薇今堡障,频蓼古沧洲。
索句惭巴和,怀人笑楚优。
中原虽在目,无事莫登楼。
岁月仿佛和新设的防线一样,风烟只剩下了旧时的游踪。
如今的柳树和薇菜已成为了新的堡垒,频繁的蓼草生长于古老的沧洲。
写诗的句子让我感到羞愧,不如巴国的乐曲,怀念的人却在笑谈楚地的优雅。
虽然中原的美景在眼前,但若无事情,不必登上这座楼。
李曾伯,宋代诗人,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诗歌主题多元,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这首诗作于江陵,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现实的思考,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这首诗以“岁月”“风烟”开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通过描述自然景观,诗人引出自己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柳薇”和“频蓼”不仅描绘了江陵的自然景象,还暗示了人事的变迁,旧时的繁华已无,再次映衬出“无事”的无奈。
接下来的“索句惭巴和”,则表露出诗人对他人才能的羡慕,表达了自己在创作时的自卑,似乎在感叹自己的诗句无法与巴国的乐曲相提并论,显示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自我的反思。
最后一句“中原虽在目,无事莫登楼”,表达了一种对美景的感观,但同时也透出一种对生活实质的思考,强调了在没有事情时,登楼观景的苍白无力。这种对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过往的追忆、对他人才能的羡慕以及对生活无奈的反思,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巴和”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的音乐
C. 一种建筑
“中原虽在目”的意思是:
A. 中原的风景非常美丽
B. 中原的景象在眼前可见
C. 中原的事情不重要
诗中提到的“无事莫登楼”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无聊的反感
C. 对高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