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7:15
同石守游
--- 周敦颐
朝市谁知世外游,
杉松影里入吟幽。
争名逐利千绳缚,
度水登山万事休。
野鸟不惊如得伴,
白云无语似相留。
傍人莫笑凭阑久,
为恋林居作退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喧嚣的市场中,谁能理解那世外桃源的悠闲游乐呢?在杉松的影子下,吟诵着清幽的诗句。争名逐利的人被无形的绳索束缚,渡过河流,攀登高山,一切都已停止。野鸟在身边飞翔,似乎让我有了伴侣;白云静静飘过,似乎在与我默默相伴。旁人不要嘲笑我在栏杆边徘徊太久,因为我在为自己的林居生活计划退隐的策略。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是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周敦颐的诗歌多表现道德理想与自然哲理,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周敦颐晚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儒家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使他更倾向于隐逸的生活,诗中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名利的厌倦。
《同石守游》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周敦颐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人在开篇通过“朝市”与“世外游”的对比,表达了对喧嚣世俗的厌倦。随着诗行的深入,杉松的影子为诗人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吟咏环境,展现出一种“入吟幽”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争名逐利千绳缚”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世俗名利对人的束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批判与对自由的渴望。随后的“野鸟不惊如得伴,白云无语似相留”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诗人在此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满足感。
结尾的“傍人莫笑凭阑久,为恋林居作退谋”则是对他人嘲笑的回应,诗人坚定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坚定追求。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情感上则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思与内省,是周敦颐哲学思想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反思,展现了他在喧嚣中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和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朝市”主要象征什么?
“白云无语似相留”中白云的意象象征什么?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