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上别石郎中

《江上别石郎中》

时间: 2025-05-02 04:55:42

诗句

落叶蝉声古渡头,渡头人拥欲行舟。

另离情似长江水,远亦随公日夜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42

原文展示:

落叶蝉声古渡头,
渡头人拥欲行舟。
另离情似长江水,
远亦随公日夜流。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渡头,落叶纷飞,蝉声阵阵,
渡口的人们正准备出发,想要乘船离去。
离别的情感就像长江的水,
即使相隔遥远,依旧随时随地流淌。

注释:

  • 落叶:指秋天的树叶飘落,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情感。
  • 蝉声:蝉鸣声,夏季特有的声音,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象征着历史和离别的场所。
  • 拥欲行舟:人们聚集在一起,准备乘舟离开,表现出对离别的心情。
  • 离情:离别的情感,指对离去之人的思念。
  • 长江水:长江象征着奔流不息的情感,表明离别的情感虽远但永存。

典故解析: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常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绵延。诗中的“长江水”不仅指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和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高远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江上别石郎中》创作于周敦颐与友人离别之际,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思念,因而写下此诗,表达深厚的友情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伤感与思念。开篇便设置了一个宁静而古老的场景,落叶与蝉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诗中描绘了人们在渡头准备行舟的画面,这不仅是对离别的直接描写,更折射出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最后,诗人以长江水作比,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情的绵延与不息,尽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但情感却如江水般永不停息,日夜流淌。这种情感的流动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而悠长的思念,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离别带来的孤寂与思念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叶蝉声古渡头:落叶和蝉鸣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渡口,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渡头人拥欲行舟:描写人们在渡口聚集,准备出发,表现出对即将离开的期待与不舍。
  3. 另离情似长江水:将离别的情感比作长江的水,暗示其绵延不断。
  4. 远亦随公日夜流:即使身处遥远,思念之情仍然如江水般流淌,体现了情感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情比作长江水,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韵律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人的情感,使情感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所带来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永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人间情感的细腻与长久。

意象分析:

  • 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蝉声:传达出夏日的孤寂与思念。
  • 长江水:象征情感的绵延与不息,表达离别之情如水般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渡头”指的是哪个场景? A. 船上
    B. 渡口
    C. 山顶
    D. 江边

  2. “离情似长江水”中的“长江水”象征什么? A. 时间
    B. 情感
    C. 友谊
    D. 生命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的悲伤
    B. 自然的美丽
    C. 战争的痛苦
    D. 生活的平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对比周敦颐的《江上别石郎中》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但周的作品更为细腻,侧重于离别之情,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畅饮,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周敦颐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吴景帝陵 边笳曲(一作齐梁体) 芙蓉 题裴晋公林亭 宿秦生山斋 塞寒行 敕勒歌塞北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织锦词 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诸子百家 麦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温给 櫜弓卧鼓 食字旁的字 于则 上清 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剔红 揎拳攞袖 一枝一栖 借贷无门 推贤举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