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劝农二使渡江访胡丞隐居

《闻劝农二使渡江访胡丞隐居》

时间: 2025-05-04 01:51:10

诗句

宅临殷羡投书渚,门拥维摩问疾人。

诏使舣舟应访道,雨花交影隔西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1:10

原文展示:

闻劝农二使渡江访胡丞隐居 夏竦 〔宋代〕 宅临殷羡投书渚,门拥维摩问疾人。 诏使舣舟应访道,雨花交影隔西津。

白话文翻译:

听说两位劝农使者渡江去访问胡丞隐居的地方, 他的住所靠近殷羡投书的地方,门前挤满了来探望他病情的人。 皇帝的使者应该停船去拜访他,向他请教道理, 雨中的花影交错,隔着西津,显得格外幽静。

注释:

  • 殷羡投书渚:殷羡,东汉末年人,曾在此地投书求仕,后成为地名。
  • 维摩问疾人: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中的居士,常以问疾为名进行教化。
  • 诏使:皇帝派出的使者。
  • 舣舟:停船。
  • 雨花交影:雨中的花影交错,形容景象幽美。
  • 西津:西边的渡口。

诗词背景: 作者夏竦,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其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述了劝农使者访问隐居的胡丞,体现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的尊重和对农业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劝农使者访问隐居的胡丞的场景,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和皇帝对贤才的重视。诗中“宅临殷羡投书渚”暗示了胡丞的住所历史悠久,而“门拥维摩问疾人”则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关心。最后两句“诏使舣舟应访道,雨花交影隔西津”则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表达了隐士的超脱和皇帝的求贤若渴。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地名“殷羡投书渚”引出胡丞的隐居之地,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
  • 次句以“维摩问疾人”比喻来访者,显示了胡丞的德行和影响力。
  • 第三句“诏使舣舟应访道”直接表达了皇帝对胡丞的重视和求贤之心。
  • 末句“雨花交影隔西津”用景结情,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维摩问疾人”比喻来访者,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宅临”对“门拥”,“诏使”对“雨花”,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皇帝对贤才的重视和对隐士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隐士的超脱和清高。

意象分析:

  • 殷羡投书渚:历史地名,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厚重。
  • 维摩问疾人:佛教典故,象征着德行和智慧。
  • 雨花交影:自然景象,象征着幽静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殷羡投书渚”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人名 C. 一种植物 答案:A

  2. “维摩问疾人”在诗中比喻什么? A. 隐士 B. 来访者 C. 皇帝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雨花交影隔西津”营造了什么氛围? A. 热闹 B. 幽静 C.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与夏竦的这首诗都描绘了隐居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而夏竦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对隐士的尊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夏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有助于理解夏竦诗歌的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意 其二 闻蛙二首 寿州十咏·清涟亭 颍上唐公张集仙相劳 拟明月逐人来 答连生见寄兼简同邑胡希元 送令狐秀才赴举 寄题元华书斋 郡将病免檄委郡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疾风骤雨 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珠残玉碎 匕字旁的字 磨旗 怨词詈语 父字头的字 禁严 吃小亏占大便宜 包含包的成语 取之不尽 绶带米 朋故 蹇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