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2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23:28
岁丰农犹饥,岁恶何可说。哀哉半菽氓,罪岁同一舌。年时旱尘涨,腊尽不见雪。青皇忽雨我,万顷麦苗活。令尹民父母,沟壑思手挈。祈年祓斋居,有酒不忍设。那知桃李径,狼籍香泥滑。芳意一如此,坐恐及鶗鴃。郊原伫开晴,出劳南亩馌。秋成已在眼,一醉宇宙豁。更呼湔裙人,劝此侧帽客。和公斜川诗,磨石鑱岁月。
丰收之年农民仍然饥饿,灾年更是难以言说。可怜那些只能吃半饱的百姓,他们的苦难与罪恶同在。去年干旱尘土飞扬,腊月结束仍未见雪。春天突然降下雨水,万顷麦田得以复苏。县令如同百姓的父母,面对沟壑思考如何救助。为了祈求丰收而斋戒,连酒都不忍心摆设。哪知桃李小径,已被香泥弄得狼藉。美好的春意如此,只怕很快就会过去。郊外原野期待晴朗,出门劳作于南亩。秋天的丰收已在眼前,一醉解千愁,宇宙似乎都开阔了。还呼唤洗衣的女子,劝说那些侧帽的客人。与您共同吟咏斜川的诗,用磨石雕刻岁月。
作者介绍: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学,风格典雅,善于用典。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农民的苦难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诗中通过对比丰收与灾年,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农民的苦难为切入点,通过对丰收与灾年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艰辛。诗中“岁丰农犹饥,岁恶何可说”一句,直接点出了农民即使在丰收年也难以摆脱饥饿的现实,而“哀哉半菽氓,罪岁同一舌”则进一步加深了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后文通过春天的雨水、县令的祈愿、桃李的狼藉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丰收与灾年,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岁丰农犹饥”一句反映了什么现实? A. 农民即使在丰收年也难以摆脱饥饿 B. 农民在灾年更加饥饿 C. 农民的生活一直很富裕 D. 农民的生活一直很贫困
诗中“青皇忽雨我”一句中的“青皇”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祈年祓斋居”一句表达了什么? A. 为了祈求丰收而进行斋戒 B. 为了祈求健康而进行斋戒 C. 为了祈求平安而进行斋戒 D. 为了祈求幸福而进行斋戒
答案:1. A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