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9:44
经刘瓛墓下诗
作者: 萧子隆 〔南北朝〕
升堂子不谬,问道余未穷。
如何辞白日,千载隔音通。
山门一已绝,长夜缅难终。
初松切暮鸟,新杨催晓风。
榛关向芜密,泉途转销空。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刘瓛的墓前思索人生与道理的情景。诗人称赞升堂之子的智慧,但他自己对道理却仍未完全领悟。面对白日,他感到如何才能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这种隔绝的感觉仿佛千年都无法传达。山门已经关闭,漫漫长夜让人难以入眠。初秋的松树与黄昏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新杨树在晨风中摇曳。杂草丛生的关口让人感到迷茫,而泉水的流向似乎也变得空无。
作者介绍:
萧子隆,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南朝宋,后为梁国人。其诗歌风格以清新脱俗见称,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朝动荡的时期,时局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交织,使得诗人对生命的意义与道理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经刘瓛墓下诗》是萧子隆在刘瓛墓前吟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探索。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升堂子”的智慧与自身的困惑对比,突出自我追寻真理的艰难。诗的开头以“升堂子不谬”引出,表明诗人对智慧的渴望,但随即转入对自身悟道的无奈,展示出一种深邃的反思。
在景物的描绘上,诗人以初松和暮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新杨催晓风则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最后两句“榛关向芜密,泉途转销空”在意象上呈现出一种对人生道路的迷惘,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助与渺茫。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命的深切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追求智慧与真理为主题,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索,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切感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升堂子”指的是什么?
“千载隔音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泉途转销空”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