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7:51
兰桨驻笙歌,花田散绮罗。
夕阳人影乱,深树鸟声多。
野色迷香径,酣红点绿波。
南园春草满,诗思近如何。
在花园中,兰船停靠,笙歌悠扬,花田中绯罗飘散。
夕阳下人影交错,浓密的树木间鸟鸣声声。
野外的景色迷人,香气弥漫的小路上,红花点缀着绿波。
南园春草茂盛,我的诗思又将如何?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花田和春草等意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谭敬昭,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作品常蕴含哲理,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天,诗人在游览花园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激发了对自然和诗歌的思考。正值社交盛况,诗人与友人共赏春景,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的开头以“兰桨驻笙歌”引入,立即营造出一个欢乐的场景,仿佛可以听到悠扬的乐声和看到绮丽的花海。接着,夕阳的描写与人影的交错,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层次感,让人感受到一份温馨和和谐。
“野色迷香径”一句,则通过香气和色彩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不仅是对外在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反映,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敬仰。最后的“诗思近如何”则在整个春光的熏陶下,引发了诗人对写作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艺术创作的自省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创作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答案: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