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

时间: 2025-04-27 17:27:51

诗句

兰桨驻笙歌,花田散绮罗。

夕阳人影乱,深树鸟声多。

野色迷香径,酣红点绿波。

南园春草满,诗思近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7:51

原文展示:

兰桨驻笙歌,花田散绮罗。
夕阳人影乱,深树鸟声多。
野色迷香径,酣红点绿波。
南园春草满,诗思近如何。

白话文翻译:

在花园中,兰船停靠,笙歌悠扬,花田中绯罗飘散。
夕阳下人影交错,浓密的树木间鸟鸣声声。
野外的景色迷人,香气弥漫的小路上,红花点缀着绿波。
南园春草茂盛,我的诗思又将如何?

注释:

  • 兰桨:指的是用兰花装饰的船桨,这里用以形容舟上的乐器。
  • 笙歌:笙和歌声,暗指乐器和歌唱声,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 绮罗:美丽的丝绸,形容花田中飘散的华美景象。
  • 夕阳:傍晚的太阳,象征宁静与温暖。
  • 人影乱:人影交错,形容夕阳下的人群活动。
  • 深树鸟声多:树木茂密,鸟鸣声多,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 香径:弥漫香气的小路。
  • 酣红点绿波:红色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波浪上,形象生动。
  • 南园春草满:南边的园子春草茂盛。
  • 诗思近如何:表达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感慨与思考。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花田和春草等意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敬昭,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作品常蕴含哲理,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天,诗人在游览花园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激发了对自然和诗歌的思考。正值社交盛况,诗人与友人共赏春景,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诗歌鉴赏: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的开头以“兰桨驻笙歌”引入,立即营造出一个欢乐的场景,仿佛可以听到悠扬的乐声和看到绮丽的花海。接着,夕阳的描写与人影的交错,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层次感,让人感受到一份温馨和和谐。

“野色迷香径”一句,则通过香气和色彩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不仅是对外在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反映,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敬仰。最后的“诗思近如何”则在整个春光的熏陶下,引发了诗人对写作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艺术创作的自省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兰桨驻笙歌:描绘了一个停靠在岸边的兰船,笙乐声环绕,呈现出一种欢庆的氛围。
    • 花田散绮罗:花田中飘散着华丽的丝绸,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富饶。
    • 夕阳人影乱:夕阳下,人影交错,展现出热闹的场景。
    • 深树鸟声多:鸟声在深密的树木间回荡,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野色迷香径:大自然的色彩迷人,香气弥漫的小路,充满生机。
    • 酣红点绿波:红花与绿草相互映衬,构成美丽的自然画卷。
    • 南园春草满:南园的春草茂盛,象征着生命的旺盛。
    • 诗思近如何: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心灵的交汇。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兰桨”、“笙歌”比喻春天的欢快。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鸟声的“多”。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创作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兰桨:象征着优雅和文人情怀。
  • 花田:代表着生命的繁荣与美好。
  • 夕阳:寓意着温暖与宁静。
  • 鸟声:象征着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 草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笙
      • C. 琵琶
      • D. 古筝
    2. 诗中哪一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 A. 兰桨驻笙歌
      • B. 深树鸟声多
      • C. 南园春草满
      • D. 夕阳人影乱
    3. 诗人对诗思的感慨出现在最后一句,如何表达?
      • A. 诗思远何处
      • B. 诗思近如何
      • C. 诗思难自持
      • D. 诗思如流水

答案: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春天,但更多涉及国家的忧愁;而《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则是友人的欢聚与自然的欣赏。
    • 《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天的宁静,与《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 乙巳秋暮独酌 北窗怀友 幽居初夏 小疾偶书 水亭 池上醉歌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闲咏 叹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圣作 忙上加忙 黄字旁的字 包含镜的成语 尔汝之交 隐迹埋名 见惯司空 包含甘的成语 自费 革带移孔 毡包 欠字旁的字 喑涩 车字旁的字 奔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