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37
悠悠远岫间,冉冉残阳夕。
萡影透林明,馀光环麓碧。
旋疑锦障宽,却讶罗纨窄。
五彩耀龙文,千章辉凤翮。
晓霞球屿联,春雨丹山积。
乘兴蹑高巅,众峰如列戟。
在遥远的山峦之间,夕阳缓缓西沉。
光影透过树林,余晖环绕着青翠的山麓。
起初以为锦绣的屏障很宽,没想到却让人惊讶地感到丝绸般的窄。
五彩斑斓的光辉照耀着龙的花纹,千条光辉如同凤凰的翅膀。
晨曦的霞光与岛屿相连,春雨使丹色的山峦愈加厚重。
兴致勃勃地攀登到高巅,众多的山峰如同列阵的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用词和意象均体现了清代诗歌中常见的山水自然观,尤其是对夕阳、光影的描绘。
作者介绍: 陈登科,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中国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在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以“夕”字为主题,透过夕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头几句通过“悠悠远岫”和“冉冉残阳”奠定了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基调。诗中“萡影透林明,馀光环麓碧”两句,运用光影的变化,生动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夕阳的柔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旋疑锦障宽,却讶罗纨窄”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表现出一种奇妙的视觉错觉,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而“五彩耀龙文,千章辉凤翮”的描绘,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夕阳照耀下的五彩斑斓,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最后两句“乘兴蹑高巅,众峰如列戟”不仅强调了诗人攀登的兴致,更通过“列戟”的比喻,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壮丽,给人以震撼。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众峰如列戟”通过比喻表现山的雄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冉冉残阳”则使用拟人手法,赋予夕阳以生命的律动,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夕阳、山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对山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冉冉残阳夕”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夕阳缓缓下沉
B. 夕阳高照
C. 太阳刚升起
“众峰如列戟”中的“列戟”意思是:
A. 一种乐器
B. 古代武器
C. 一种植物
本诗主要描写的是:
A. 江河湖海
B. 山水自然
C. 城市景观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而陈登科的诗则更注重对外部景物的生动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