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7:22
元夕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翠华临阙巷无人,
曼衍鱼龙触眼新。
羽蝶低昂万人醉,
木山采错九城春。
闲坊厌听粻煌鼓,
晓漏犹飞左车右历辘尘。
谁解招邀狂处士,
掺挝惊倒坐中宾。
元宵佳节,街道上人迹罕至,
五光十色的鱼龙灯笼映入眼帘,活力四射。
翩翩起舞的彩蝶在灯海中飞舞,令人陶醉,
木山的灯笼错落有致,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九城之中。
闲暇的坊间,已厌倦那喧闹的鼓声,
清晨的时光,车辙声依然回荡在耳边。
谁能理解那狂放的文人,
在宴席中因舞蹈而惊慌失措的情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婉约词风,其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他的词多描绘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节时期,诗人在节日氛围中感受到人们的欢愉与热闹,表达了自己对节日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元夕》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开篇的“翠华临阙巷无人”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宁静与空旷,随后转入热烈的场景,鱼龙灯笼的光影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欢愉。接着,诗中描绘了翩翩起舞的彩蝶,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表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后半部分的“闲坊厌听粻煌鼓”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喧闹场面的厌倦与思考,提醒人们在欢庆中也应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以“谁解招邀狂处士”结束,留下了对社会中狂放不羁文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哲理思考。整首诗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又蕴含了深刻的思索,体现了周邦彦作为词人的深邃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元夕节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欢庆与喧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翠华”指的是什么?
A. 灯笼
B. 花朵
C. 树木
答案:A
“羽蝶低昂万人醉”中的“羽蝶”象征什么?
A. 暴风
B. 欢乐
C. 悲伤
答案:B
谁被称为“狂处士”?
A. 文人
B. 普通人
C. 官员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