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19:05
和淮南太尉留题凤州王氏别业
作者: 李洞 〔唐代〕
清秋看长鹭雏成,
说向湘僧亦动情。
节屋折将松上影,
印龛移锁月中声。
野人陪赏增诗价,
太尉因居著谷名。
闲想此中遗胜事,
宿斋吟绕凤池行。
在清秋的时节,长长的鹭雏已经长成,
它们向湘江的僧侣诉说,连我也感动不已。
节制的房屋映在松树的影子上,
印堂的锁声在月光下回荡。
乡间人陪伴着我赏景,增添了诗歌的价值,
太尉因居住在这里而享有名声。
我闲想这里曾经的胜景,
在斋房里吟诗,绕着凤池漫步。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秋时节,诗人感怀于自然之美和人文的交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清秋的景象和与友人共赏的情景,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联以“清秋”和“长鹭雏成”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生机盎然的氛围,鹭雏的成长象征着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紧接着,诗人引入湘僧,表明在这片静谧的环境中,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达到了心灵的共鸣。
下联则通过“节屋”和“松上影”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简朴而宁静的居所,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印龛移锁月中声”,不仅增添了神秘感,更是对佛教文化的隐喻,表现出诗人在此环境中思索人生哲理的情景。
最后两句中,诗人回忆往昔,感慨太尉因地而名,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韵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现了对生命、自然与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淡泊而真挚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鹭雏成”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湘僧”,他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水,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与李洞的这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