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灵隐天竺寺门

《灵隐天竺寺门》

时间: 2025-07-29 09:14:45

诗句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

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

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

风埃几换行人鬓,博士元公扁却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4:45

原文展示:

灵隐天竺寺门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画栋朱檐暴虎蹲,
乱钟穿翠掩朝昏。
去来所得无多衲,
觉悟何曾有二门。
山鸟山花应自若,
佛心佛法与谁论。
风埃几换行人鬓,
博士元公扁却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门前景象:红色的屋檐如猛虎般伫立,周围的钟声在青翠的树影中穿梭,遮掩了早晨和黄昏的变化。往来的人们所得的不过是些许衣衫,觉悟又何曾有两道门可以通向?山中的鸟儿和花朵自会自在地生活,而佛心和佛法又能与谁讨论呢?风尘几番变换,行人的鬓发已然斑白,但博士元公的扁舟却依然存在。

注释:

  • 画栋朱檐:形容寺庙的建筑风格,朱红色的屋檐。
  • 暴虎蹲:比喻建筑雄伟,如猛虎般矗立。
  • 乱钟穿翠:钟声在青翠树影中穿行,描绘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 无多衲:指所得到的僧衣,表达出世俗的得失感。
  • 觉悟何曾有二门:觉悟之道并没有许多选择,暗示通往真理的路并不复杂。
  • 风埃几换行人鬓:风尘变换了行人的容颜,暗示岁月的流逝。
  • 博士元公扁却存:博士元公是指古代的学者,扁舟象征着他们的学识和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亨,生活在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和禅宗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灵隐寺,灵隐寺是著名的古刹,诗人在此游览,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启发,表达了对人生、觉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灵隐天竺寺门》是一首兼具形象描绘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董嗣杲以灵隐寺的宏伟建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象。在诗的开头,通过“画栋朱檐暴虎蹲”与“乱钟穿翠掩朝昏”,展现出寺庙的壮丽与钟声的悠远,构建出一种具有神秘感的环境。这里的“暴虎”不仅是对建筑的形象化描写,也暗含了对佛教教义的尊重。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人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世俗得失的无奈与对真理的追求。“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一句,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迷失方向,虽然看似有许多选择,实际上通往觉悟的道路却是单一而清晰的。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哲思,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无常,行人鬓发的变化与博士元公的扁舟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着知识和智慧的恒久,尽管容颜会随岁月而老去。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深邃,充满了禅意,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栋朱檐暴虎蹲:描绘寺庙的红色屋檐,如同猛虎般矗立,象征着威严与力量。
  2. 乱钟穿翠掩朝昏:钟声在树影间穿行,早晚的光影交错,充满动感。
  3. 去来所得无多衲:往来的旅人所得到的东西寥寥无几,体现出人生的无常。
  4. 觉悟何曾有二门:觉悟的道路并不复杂,暗示了禅宗的思想。
  5. 山鸟山花应自若:自然中的生灵自有其规律,表达出自然的和谐。
  6. 佛心佛法与谁论:佛教的智慧与法理,似乎无人可以讨论,强调了其深邃。
  7. 风埃几换行人鬓:时间的流逝使得行人的容颜改变,反映了人生的变迁。
  8. 博士元公扁却存:博士的知识与智慧依然存在,暗示学问的持久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暴虎蹲”,将建筑比作猛虎,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山鸟山花”,构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风埃几换行人鬓”,赋予风尘以人的特征,强调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觉悟的道路,表达了对自然与佛法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 画栋朱檐:象征寺庙的庄严与美丽。
  • 暴虎蹲:隐喻力量与威严,可能与佛教的庄重有关。
  • 乱钟穿翠: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 山鸟山花:代表自然生命的自由与宁静。
  • 博士元公扁:象征知识的持续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暴虎蹲”比喻的是什么?

    • A. 宗教的威严
    • B. 建筑的雄伟
    • C. 自然的美丽
  2. 诗中提到的“去来所得无多衲”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的得失
    • B. 自然的变化
    • C. 知识的积累
  3. 诗中“风埃几换行人鬓”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 A. 时光流逝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生的快乐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鹿柴》更注重山水的静谧,而《灵隐天竺寺门》则结合了人文思想与哲理,展现出深邃的禅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时可直阁书报已得请奉祠云台作长句贺之 题野人壁 春雨绝句 小室 雪夜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 花下小酌 雨霁 读杜诗 吴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巍冠博带 足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证悟 小恩小惠 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商办 包含沾的词语有哪些 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寅年用卯年 日字旁的字 志铭 呼群结党 田夫野叟 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陈果夫 忠直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