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0:00
此隐钟灵莫计年,此猿清啸洞门前。当时不有胡僧唤,今日应无野迹传。寒挂古藤申右臂,晚藏碧树忆西天。云岩烟谷多遗种,月下三声醒客眠。
这处隐秘的山洞灵气四溢,不必用年限来衡量;洞前的猿猴在清晨啼叫。那时并没有胡僧来呼唤,而今应该没有野外的痕迹流传。寒冷的古藤缠绕着右臂,傍晚时分藏于碧树中,回忆起西天的景象。云间岩石与烟谷中,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种子,月光下三声啼鸣惊醒了沉睡的客人。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子真,号懋庵,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山水诗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带有个人情感的寄托。
《呼猿洞》创作于董嗣杲隐居时,可能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隐秘而宁静的洞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的开头“此隐钟灵莫计年”,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灵气的自然环境。在“此猿清啸洞门前”中,猿猴的啼叫声为洞府增添了生气,反映了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当时不有胡僧唤”,可以看作是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诗人选择与世隔绝,享受自然的安静与宁静。“寒挂古藤申右臂,晚藏碧树忆西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云岩烟谷多遗种,月下三声醒客眠”描绘出月下的幽静,三声啼鸣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像是对诗人内心的唤醒,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情怀与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情感上则深邃而细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体现出一种宁静、孤独与思索的人生哲学。
诗中“此隐钟灵莫计年”意指什么?
A. 隐秘而灵秀的地方
B. 时间的流逝
C. 忘却过去
D. 自然的无情
“寒挂古藤申右臂”中的“古藤”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亲密接触
C. 生命的脆弱
D. 文化的传承
诗中提到的“胡僧”可以理解为:
A. 外来的和尚
B. 内心的呼唤
C. 自然的象征
D. 诗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