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5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51:02
诏书夜下走风雷,清晓州门拜敕回。
天上六龙归禁阙,人间一雨到根荄。
江边时日将舒柳,雪后春光欲到梅。
白首放臣随众喜,故儿深酌手中杯。
夜里下发的诏书如同风雷急促而来,清晨我在州门前恭敬地接旨回去。
天上的六条神龙归还禁阙,人间的春雨也如约而至,滋润了万物。
江边的日子慢慢让柳树发芽,雪后的春光即将迎来梅花的绽放。
我这白发的老臣随众人一起欢喜,故乡的儿女们深酌着手中的酒杯。
这首诗中提到的 "六龙归禁阙" 是指古代对皇权和神圣的描述,通常与朝廷的权威有关。诗中通过春雨和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间的欢庆,暗示着希望和重生。
张耒(1054年-1114年),字子容,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欣赏。
本诗创作于张耒担任地方官时,因收到皇帝的诏书,内心感慨万千,借此表达对自然变化及人间欢愉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的场景,诗人通过收到皇帝诏书的特殊经历,将个人感受与自然变化相结合,展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官场生活的思考。诗的开篇用“诏书夜下走风雷”引入,生动地表现了朝廷政令的迅速与严肃,而接着的“清晓州门拜敕回”则表现了诗人在接旨时的恭敬与兴奋。接下来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天上六龙的回归暗示着权威的回归,而“人间一雨到根荄”则展现了春雨滋润万物、恢复生机的美好景象。
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对江边柳树的描写及雪后梅花的期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白首放臣随众喜”表达了老臣的欢喜与满足,和“故儿深酌手中杯”的意象,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共同的欢乐。整首诗在欢快的基调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全诗通过皇帝的诏书和春天的到来,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中“夜下走风雷”中的“风雷”比喻的是:
A. 自然现象
B. 皇帝的命令
C. 人们的欢喜
诗中提到的“六龙”象征:
A. 春天的到来
B. 皇权和威严
C. 诗人的心情
“白首放臣随众喜”中的“白首”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长的官员
C.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