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00
荒树凝烟,寒灯送夕,閒踪幽独无人识。但愁明月尚窥人,几番照我惊头白。怨比宵长,欢随梦寂,银屏十二沈消息。惜花还自及花时,何须更乞花怜惜。
荒凉的树木在烟雾中凝聚,寒冷的灯光送走了夕阳,闲散的足迹在幽静的夜里无人识别。只愁明亮的月亮仍然窥视着我,几次照耀得我满头白发。怨恨的时光似乎比夜更长,快乐随着梦境而寂灭,银屏上的十二张面孔沉寂无声。珍惜花时还不如把握当下,何必再去乞求花的怜惜。
袁克文,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因其诗风清丽洒脱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踏莎行 其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我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了生命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的“荒树凝烟”通过形象的描绘,立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诗人用“寒灯送夕”暗示了岁月的流逝,温暖的灯光似乎无法驱散内心的寒冷。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明月,明月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孤独,诗人愁苦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苍老。通过“几番照我惊头白”,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岁月的无奈,更增添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再者,诗中提到的“怨比宵长,欢随梦寂”,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快乐似乎总是短暂,随梦而逝。诗人对“银屏十二”的沉寂感到无奈,似乎在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落。
最终,诗的结尾“惜花还自及花时,何须更乞花怜惜”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他意识到与其向外界乞求不如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的独特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把握,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意象?
A. 荒树
B. 明月
C. 太阳
D. 银屏
诗人通过“怨比宵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怨恨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惜花还自及花时”这句的意思是?
A. 珍惜当下的美好
B. 追忆过去的时光
C. 向外界乞求
D. 对花的怜惜
《踏莎行 其一》通过孤独的意象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而《静夜思》则通过月亮的映照,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