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溪上行

《溪上行》

时间: 2025-05-12 07:39:23

诗句

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9:23

原文展示:

溪上行 张嵲 〔宋代〕

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白话文翻译:

垂下的树荫覆盖着碧绿的水波,竹林的影子在空中投射。 旁边有一条小径通向远方,穿过云层不知通往何方。

注释:

  • 垂阴:指树荫下垂。
  • 覆:覆盖。
  • 绿波:指水波。
  • 檀栾:形容竹林茂密。
  • 影空注:影子在空中投射。
  • 微径:小路。
  • 穿云:穿过云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溪边行走时所见的美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溪边行走的画面。首句“垂阴覆绿波”通过“垂阴”和“绿波”两个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树荫覆盖水面的景象,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次句“檀栾影空注”则通过“檀栾”和“影空注”进一步强化了竹林的茂密和影子的投射,增添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则引入了小径和云层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张嵲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垂阴覆绿波”:通过“垂阴”和“绿波”的结合,描绘了树荫覆盖水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
  • “檀栾影空注”:“檀栾”形容竹林茂密,“影空注”则表现了竹林影子的投射,增添了幽深神秘的感觉。
  • “傍有微径通”:引入小径的元素,暗示了通向远方的可能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 “穿云向何处”:通过“穿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垂阴覆绿波”和“檀栾影空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
  • 拟人:“穿云向何处”中的“穿云”拟人化了小径,赋予了它探索和冒险的特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体现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

意象分析:

  • 垂阴:树荫下垂,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
  • 绿波:水波,象征着自然的流动和生命的活力。
  • 檀栾:竹林茂密,增添了幽深神秘的氛围。
  • 影空注:竹林影子的投射,强化了幽深神秘的感觉。
  • 微径:小路,暗示了通向远方的可能性。
  • 穿云:穿过云层,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远方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阴覆绿波”中的“垂阴”指的是什么? A. 树荫下垂 B. 水波 C. 竹林 D. 小径

  2. “檀栾影空注”中的“檀栾”形容的是什么? A. 树荫 B. 水波 C. 竹林 D. 小径

  3. “穿云向何处”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未知的好奇 C. 对远方的向往 D. 对冒险的恐惧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溪上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张嵲的诗更注重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的宁静和和谐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张嵲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朝中措 自题山水小景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安人生日·三之一)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 草 朝中措 其四 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塘 朝中措·西风袅袅落平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月盈则食 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骥人璧 贼坚 齐字旁的字 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举手加额 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边柝 食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入井望天 崄介 耻与哙伍 决痈溃疽 蚌病生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