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8:11
杂曲歌辞·宜城歌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风景图。诗中提到空城被河水环绕,行人稀少,尘土在孤零零的驿站上飞扬。花坛旁边长出了树木,石碑在阳光下刻有字迹。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麦田的芬芳,仿佛在诉说着安逸的乡村生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安逸和乡村生活的宁静。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号洛阳人。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以诗歌、散文见长,尤以古文运动中的成就而知名。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兼具清新与深邃,常常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社会安定,民众生活富足。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反映乡村生活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宜城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野水绕空城”便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氛围,河水环绕着城市,象征着自然的包容与恬静。接下来的“行尘起孤驿”则暗示了人迹稀少,给人一种孤独感,反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花台侧生树”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好,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生机与幽静。而“石碣阳镌额”则通过描写石碑在阳光下的字迹,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人类活动的存在。最后一句“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了温暖的气息,表现出一种恬淡安逸的生活情景。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为精细,语言清新流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刘禹锡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宁静乡村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野水绕空城”意指什么?
A. 城市被水淹没
B. 自然与城市的和谐
C. 城市的繁华
“行尘起孤驿”中的“行尘”指的是什么?
A. 行人的衣物
B. 行走产生的尘土
C. 孤独的感觉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宁静乡村生活的热爱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杂曲歌辞·宜城歌》的全面解读和学习材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