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19
原文展示:
禽鸣滑滑溅泥涂,赖有云巢眼不孤。 天外黑风迷鹫岭,槛前流水忆鹅湖。 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 收拾残红付春去,四时光景任三无。
白话文翻译:
鸟儿鸣叫,泥泞溅起,幸有云巢相伴,眼中不感孤独。 天边黑风使鹫岭迷茫,槛前流水让我想起鹅湖。 攀登险峻的石阶,曲折如九折坂,欣赏新诗如同捧着百斛珍珠。 收拾起残落的花瓣,让春天离去,四季的景色任由其变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情怀。此诗可能创作于他隐居或游历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嵲在游历或隐居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提到的“云巢”、“鹫岭”、“鹅湖”等地名,可能都是他实际游历或隐居的地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鸟鸣、泥泞、黑风、流水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隐逸、超脱的氛围。诗中“赖有云巢眼不孤”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即使面对自然的艰辛,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后文通过对攀登险峻石阶和欣赏新诗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两句“收拾残红付春去,四时光景任三无”,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顺应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变化的顺应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的体验,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赖有云巢眼不孤”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什么? A. 物质寄托 B. 精神寄托 C. 情感寄托 D. 社会寄托 答案:B
诗中“捧玩新诗百斛珠”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收拾残红付春去”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顺应? A. 社会变化 B. 自然变化 C. 情感变化 D. 思想变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