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55
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
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
锥刀既无弃,转化日已盈。
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
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幸卿。
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
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
行止皆有乐,关梁自无征。
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
贾客们四处游荡,所追求的只是利益。
世俗的繁杂遮蔽了良心,趁着时机来决定轻重。
心思缜密如秋毫之微,摇动钩子如同悬挂的秤。
尖锐的锥子和刀剑都不会被丢弃,时光流转已然满盈。
他们祈求福气,向波神祷告,施展财富游荡于城市。
妻子约定要金制的镯子,女儿则垂下珠饰的缨带。
高额的财富比封爵的官员还要显赫,奇特的商品通达于显贵之处。
他们像凶猛的鸟一样追逐时机,藏着金光闪闪的龙形饰品。
大船在通川上浮沉,高楼旁边竖起了旗亭。
无论行走停留都有乐趣,关卡和桥梁也无需征税。
农夫为何辛苦劳作,都是为了寒冬的耕作。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豪放、清新见称,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抒情诗,又有讽刺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时期,商人活动频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利益的追逐与物欲的膨胀。诗中通过贾客的形象,揭示了社会的浮华与农民的辛苦,形成鲜明对比。
《贾客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商人的生活,展示了唐代社会对财富的极度渴望和追求。诗中贾客无定的游荡,表现出他们对利益的不断追逐,体现了当时商人心态的复杂与世俗的浮华。通过“心计析秋毫”的描写,刘禹锡突显了商人的精明与算计,甚至不惜在道德上游走于边缘。
诗中“锥刀既无弃,转化日已盈”两句,既反映出商业活动的繁荣,也隐含了对商人手段的批判。诗人对财富的追逐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冷静。尤其是最后几句,将商人与农夫的生活进行对比,突显了社会的不公与辛苦,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社会批判。
整首诗节奏明快,生动的意象与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商人的繁荣与享乐,同时也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深思,展现了刘禹锡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贾客的生活描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浮华与贪婪,揭示了商人追逐利益的无可奈何,以及与农民辛勤劳作的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成了生动的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风貌的深刻观察。
诗词测试:
《贾客词》中贾客追求的主要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心计析秋毫”是指什么?
诗中“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卖炭翁》相比,刘禹锡的《贾客词》更侧重于商人世界的繁华与利益追逐,而《卖炭翁》则更关注于劳动者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两者均通过对比突显了社会的不同侧面,让读者思考财富与辛劳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