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乍归九首 其三

《乍归九首 其三》

时间: 2025-08-09 11:50:04

诗句

北戍边城下,南游瘴海头。

不知天地内,何处可逃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1:50:04

乍归九首 其三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北戍边城下,南游瘴海头。
不知天地内,何处可逃愁。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的边防城下守卫,南方则是游走于瘴气弥漫的海边。不知道在这天地之间,究竟哪里能逃避我的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边防哨所或守卫的地方。
  • 瘴海:指瘴气弥漫的地区,通常指湿热、病虫害多的地方。
  • 逃愁:意指逃避心中的忧愁或烦恼。

典故解析:

  • 北戍:古代边防的守卫,象征着军人对国家的责任。
  • 南游瘴海:暗示诗人对南方的向往与无奈,瘴气则代表着南方的险恶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廷瑞,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乍归九首》是刘克庄在经历了离乱与战乱之后的归乡感怀,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南宋正值多事之秋,诗人通过这组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彷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对人生境遇的无奈。诗的开头提到“北戍边城下”,这不仅描绘了诗人身处的地理位置,更暗示了对国家边境的守护责任,表现出一种威武与孤独并存的情感。而“南游瘴海头”则引出了另一种场景——南方的瘴气与病痛,代表着诗人心灵深处的脆弱与感伤。两句诗的对比,展现了北方的坚守与南方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而最后一句“不知天地内,何处可逃愁”,则是诗中最为深邃的哲思,表达了在这个辽阔的天地间,任何地方都无法逃避内心的忧愁,显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困惑。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和强烈的意象,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戍边城下:诗人身处边防,暗示着他对国家的责任与孤独感。
  • 南游瘴海头:南方的瘴气象征着他所向往但又充满危险的生活环境。
  • 不知天地内: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迷茫与不知所措。
  • 何处可逃愁:强调了内心忧愁的无处可逃,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方的戍守与南方的游荡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人的内心冲突。
  • 象征:瘴海象征着生命中的艰难与困扰。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内心愁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戍:象征责任与坚守。
  • 瘴海:象征危险与未知。
  • 天地:象征人生的广阔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北戍”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南方
    • B. 北方边境
    • C. 城市
    • D. 山林
  2. 诗中“瘴海”象征什么?

    • A. 风景优美
    • B. 危险与病痛
    • C. 富饶土地
    • D. 安宁之处
  3. 诗人认为在天地之间,能逃避愁苦的地方是?

    • A. 有
    • B. 无
    • C. 不确定
    • D. 很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乍归九首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涉及到人生的无奈与愁苦,但刘克庄更为沉郁,李白则显得豪放。两者通过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 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 上黄堆烽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 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作作索索 飞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还其本来面目 包含庭的成语 包含给的词语有哪些 诘朝 溃兵游勇 矢字旁的字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循名责实 卜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殉义忘生 无愧色 行言自为 蒙得维的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