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53
心期紫阁山中月,
身过黄堆烽上云。
年发已从书剑老,
戎衣更逐霍将军。
我心中期盼着紫阁山上的明月,
却已身处黄堆烽火之上,云海茫茫。
年纪渐长,书卷与剑都已显得苍老,
而如今我更是随戎装追随霍将军。
李益,唐代诗人,字长春,陇西人。李益的诗风清新而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和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心境与外部环境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生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上黄堆烽》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首句提到“紫阁山中月”,这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象,代表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着“身过黄堆烽上云”,则将读者瞬间带入战火纷飞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苦痛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自述“年发已从书剑老”,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破灭。而“戎衣更逐霍将军”则揭示了诗人身处动荡的边塞,追随英雄的无奈与悲壮。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起伏,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无奈,传达出对英雄的敬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紫阁山中月”象征着什么?
“戎衣更逐霍将军”中的“戎衣”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李益《上黄堆烽》与王之涣《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