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8:45
原文展示: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丑陋的女人害怕明镜,却不知道自己该感到羞耻;丑陋的士人忌讳公开的言论,却不知道自己应当修身养性。
羞耻之人不愿意走到前面,丑陋的名声渐渐会被淹没。
修身的人没有不成功的,做事的声名也会日益显赫。
镜子与言论有什么区别,明知自己有缺陷,却不愿意面对。
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明镜”与“公言”,隐喻了自我反省与社会评价的重要性,表现出自我修养的必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剖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令观察到社会上人们对自身缺陷的逃避态度后而作,试图唤醒人们对自我修养和真实自我的重视。
诗歌鉴赏:
《偶作》通过对比女性与士人的丑陋,表达了自我反省和修身的重要性。诗中用“明镜”和“公言”象征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警示人们面对自身的缺陷而非逃避。王令通过细腻的观察,揭示了社会中丑陋与美丽并存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在意他人评价的人,往往忽略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传达了修身养性、勇于面对自我的必要性。诗的最后一句“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更是点明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只在乎外界的评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直面自身的缺陷,而不是逃避。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偶作》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强调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王令更关注内在的修养,而李白则强调外在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