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偶作

《偶作》

时间: 2025-04-30 18:48:45

诗句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8:45

偶作

原文展示: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丑陋的女人害怕明镜,却不知道自己该感到羞耻;丑陋的士人忌讳公开的言论,却不知道自己应当修身养性。
羞耻之人不愿意走到前面,丑陋的名声渐渐会被淹没。
修身的人没有不成功的,做事的声名也会日益显赫。
镜子与言论有什么区别,明知自己有缺陷,却不愿意面对。


注释:

  • 女丑:指女性的丑陋。
  • 士丑:指士人的丑陋,即知识分子的面貌或言行不端。
  • 羞人:感到羞耻的人。
  • 修身:指修养自身,提升品德。
  • 令问:声誉或询问。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明镜”与“公言”,隐喻了自我反省与社会评价的重要性,表现出自我修养的必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剖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令观察到社会上人们对自身缺陷的逃避态度后而作,试图唤醒人们对自我修养和真实自我的重视。


诗歌鉴赏:

《偶作》通过对比女性与士人的丑陋,表达了自我反省和修身的重要性。诗中用“明镜”和“公言”象征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警示人们面对自身的缺陷而非逃避。王令通过细腻的观察,揭示了社会中丑陋与美丽并存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在意他人评价的人,往往忽略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传达了修身养性、勇于面对自我的必要性。诗的最后一句“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更是点明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只在乎外界的评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丑陋的女人害怕照镜子,不知道这反映了她的羞耻。
    2.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丑陋的士人忌讳公开的言论,却不明白自己应当自我修养。
    3.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感到羞耻的人不会主动表现,丑陋的名声终将被淹没。
    4.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自我修养的人总能有所成就,声名也会越来越好。
    5.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镜子与言论有什么不同,既然知道自己有缺陷,就不应该回避。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直面自身的缺陷,而不是逃避。


意象分析:

  • 明镜:象征自我反省。
  • 公言:象征社会评价。
  • 羞人:象征自我意识。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镜”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自我反省
      • C. 社会评价
    2. “士丑忌公言”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自信
      • B. 自卑
      • C. 骄傲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外貌
      • B. 自我修养
      • C.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孟郊《登科后》
  • 诗词对比:
    王令的《偶作》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强调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王令更关注内在的修养,而李白则强调外在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令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调笑 春词 惜分飞 忆秦娥(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轩作) 许子遇示二绝句见索乱道因次韵奉酬 偶得佳酒分寄陈巨中 代张兰送太守 过净林杏花下微见晓色 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 送僧觉归上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粥饧 膘肥体壮 镸字旁的字 颠越不恭 伊州 水乳之契 米字旁的字 风华浊世 穴宝盖的字 照晰 弋字旁的字 足开头的成语 粗鲁 二字旁的字 大好老 倾家败产 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