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37
平山堂寄欧阳公
作者:王令 〔宋代〕
废苑繁华未可寻,
孤城西北路嶔崟。
檐边月过峰峦顶,
柱下云回草树阴。
宾客日随千骑乐,
管弦风入万家深。
知公白玉堂中梦,
未负当时壮观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已逝的园林,孤城位于西北,路途崎岖。屋檐下的月光照过高峰,一片云彩在柱子下回旋,映衬着草木的阴影。宾客们随着千骑游乐,管弦乐声伴随着微风进入万家深处。知晓你在白玉堂中做梦,未曾辜负当时的壮丽心情。
作者介绍:王令(约 1080-1150年),字仲明,号平山,晚号逸叟,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史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细腻而富有层次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令与欧阳修交往时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过往繁华的感慨。诗中借景抒情,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友谊珍贵的深刻认识。
《平山堂寄欧阳公》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废苑的荒凉与孤城的崎岖,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无奈。诗的开头以“废苑繁华未可寻”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后,诗人描摹了屋檐下的月光与柱下回旋的云彩,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感。
中间部分的“宾客日随千骑乐,管弦风入万家深”则展现了生活的热闹与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外部的喜乐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内心孤寂的反思。最后两句“知公白玉堂中梦,未负当时壮观心”则是对欧阳修的深情寄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思考。王令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共鸣,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深厚的友情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平山堂寄欧阳公》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令
C. 杜甫
“废苑繁华未可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怀念
C. 满足
诗中提到的“孤城”位于哪个方向?
A. 东南
B. 西北
C. 南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