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3:01
有梦花前点酒筹,
觉来深院闭风流。
人间只恨桃源路,
不道桃源人更愁。
在梦中,我在花前举杯畅饮,
醒来后,却发现深院锁住了和风。
人们只怨恨通往桃源的道路难以寻觅,
却不知桃源中的人们更加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桃源”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安宁美好的理想世界。诗中提到桃源,暗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又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者介绍:
张乔,明代诗人,字子华,号香山,生于明代中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十分突出。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桃源与现实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宝安寄彭孟阳》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开头一句“有梦花前点酒筹”,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被锁在“深院”中,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人间只恨桃源路”,道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然而诗人敏锐地指出,桃源中人们的愁苦更甚。此句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生活时的无奈与失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人倍感压抑。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诗人不仅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也引发读者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苦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桃源”象征什么?
诗句“觉来深院闭风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乔的《宝安寄彭孟阳》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涉及对理想生活的探讨。张乔通过个人的情感描绘孤独与向往,陶渊明则描绘了理想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两者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都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宝安寄彭孟阳》的全面解析,期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