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歌子 南天竹

《南歌子 南天竹》

时间: 2025-07-31 21:30:12

诗句

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

浑疑红豆种闲庭。

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

不畏严霜压,何愁冻云凌。

渥丹依旧叶青青。

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1:30:12

原文展示:

南歌子 南天竹
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
浑疑红豆种闲庭。
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
不畏严霜压,何愁冻云凌。
渥丹依旧叶青青。
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梅花与竹子相互陪伴的美好情感,竹子的芳名与梅花相称,仿佛在闲庭中种下了红豆。深厚的情感使得两者如珍珠般相连,姿态优雅、婀娜多姿。它们不畏严霜的压迫,也不害怕寒冷的云霭。即使在寒冬,红色的丹叶依然翠绿。愿意把它们作为岁寒三友,一同插在瓷瓶中。

注释:

  1. 清品梅:指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2. 芳名竹:竹子的芳名,竹子象征坚韧与清雅。
  3. 红豆:象征相思之情。
  4. 贯珠累累:形容珠子串联在一起,意指深厚的情感。
  5. 严霜压:指严寒的霜雪。
  6. 渥丹:指红色的叶子,表现出色彩的鲜明。
  7. 岁寒三友:指梅、竹、松,这三种植物象征着坚韧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英(蕊仙),清代女诗人,生于名门望族,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及人情,常流露出对友谊和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梅竹情谊的赞美,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梅、竹、松被誉为“岁寒三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和竹子为主角,展现了它们在严寒环境中的坚韧与美好,蕴含着深厚的友谊和高洁的情操。诗中将梅与竹并列,强调它们的相辅相成,传达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通过“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诗人将梅花的清高与竹子的坚韧相联系,体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与互补性。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着相思,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渗透了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句“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不仅是对梅、竹、松的赞美,更是对友谊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清品梅为侣:梅花的高洁品格与竹子相配,暗示高雅的情感。
    • 芳名竹并称:竹子的美名与梅花相称,突出它们的共同特质。
    • 浑疑红豆种闲庭:彷佛在闲庭中播撒了红豆,象征深厚的情感。
    • 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深厚的情感如珠子串连在一起,显得优雅而动人。
    • 不畏严霜压,何愁冻云凌:无畏严寒的考验,显示出它们的坚韧。
    • 渥丹依旧叶青青:即使在寒冬,依然保持生机勃勃。
    • 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愿意把它们共同放在瓷瓶中,象征着珍惜的友谊。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竹比作“岁寒三友”,象征坚韧与友谊。
    • 拟人:赋予竹子和梅花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梅竹情谊的赞美,强调了在严寒环境中坚韧的品格,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1. :高洁、坚韧,象征品格。
  2. :清雅、坚韧,象征友谊。
  3. 红豆:相思与情感的象征。
  4. 瓷瓶:容器,象征珍惜与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岁寒三友”指的是哪些植物?

    • A. 梅、竹、松
    • B. 梅、兰、竹
    • C. 兰、竹、松
  2. 诗中用什么比喻来形容梅竹的情感?

    • A. 珍珠
    • B. 红豆
    • C. 叶子
  3.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蒋英(蕊仙)
    • C. 杜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竹石》(郑板桥)

诗词对比

  • 《梅花》中表达了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坚韧,与本诗的梅竹情谊形成对比,强调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郑板桥的《竹石》则更加突出竹子的坚韧与清雅,展现出不同风格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至节即事 流花亭 题常泰寺 要离墓 落叶 其二 落叶 其一 凤栖梧 寄姊 见汪启淑《水曹清暇录》 菩萨蛮 芦雁 秋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顾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捣虚撇抗 雄占 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迎喜神 牙字旁的字 流离颠痜 以逸制劳 奉书 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踪的成语 廾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涉历 灰头草面 止字旁的字 风行电击 惟利是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