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其二 赠别李唐卿

《点绛唇 其二 赠别李唐卿》

时间: 2025-05-01 08:17:00

诗句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

莼鲈犹好。

莫落秋归后。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

君知否。

阳关三奏。

消黯情多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7:00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二 赠别李唐卿

  •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莼鲈犹好。莫落秋归后。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景色无尽无休,仿佛还未感觉到秋光的老去。莼菜和鲈鱼依然很好。不要等到秋天过去后才感到遗憾。何必在这个时刻,大家都驱马向东。你知道吗?阳关的曲子奏了三遍,消散了多少黯然的情怀。

注释:

  • 莼鲈:莼菜和鲈鱼,指美味的水产品,代表美好的生活。
  • 阳关:指阳关道,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也用作离别之地的象征。
  • 三奏:指三次演奏阳关曲,象征着离别的哀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精巧的词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与对秋天的沉思。诗中通过“秋兴连天”引入秋天的意象,表现出一种阴郁的气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莼鲈的提及,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暗含着对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怀念。作者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美食的喜爱,更是对友谊的珍重与留恋。

“莫落秋归后”一句,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时光一去不复返。随着“君知否,阳关三奏”的出现,离别的情绪愈发浓厚,仿佛在告诉友人,离别的曲调已经响起,多少情感将在此时此刻化为无尽的惆怅。整首词通过秋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境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兴连天:描写秋天的景色连绵不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又还不分秋光老:暗示时间的推移,秋天似乎还未完全老去,带有一种惆怅。
    • 莼鲈犹好:引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珍贵。
    • 莫落秋归后:劝诫朋友要把握时光,珍惜眼前。
    •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描绘一群人急于出发,象征着离别的急迫。
    • 君知否:询问对方是否明白自己的感受,增加了亲密感。
    • 阳关三奏:引用离别的音乐,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 消黯情多少: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惆怅,情感更加深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莼鲈犹好”与“莫落秋归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情感张力。
    • 象征:秋天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无常,阳关象征离别的忧伤。
  • 主题思想: 诗歌深刻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莼鲈:象征生活的美好,代表着友谊和共享的快乐。
  • 阳关:象征离别的忧伤,是友人之间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莼鲈”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水产品
    • B. 一种秋天的花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山川
  2. “阳关三奏”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欢聚
    • B. 离别
    • C. 喜庆
    • D. 旅行
  3. 诗中“莫落秋归后”的意思是?

    • A. 不要等到秋天
    • B. 不要等到秋天结束
    • C. 不要等到冬天
    • D. 不要再回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廖行之的《点绛唇》均表现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强调友情的深厚,而廖行之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写作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涧月夕 旅中谕怀 水村闲望 苏幕遮·地锺灵 古调歌 临江仙(题清溪图) 阮郎归 咏草 双调 大司命 双调 湘夫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弥日累夜 恃才放旷 神奇 利深祸速 包含蛙的词语有哪些 鸾歌凤舞 西字头的字 北面称臣 微少 歹字旁的字 舍近务远 困穷 見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钧的词语有哪些 送去迎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