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8
原文展示: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当橐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白话文翻译:
在纷扰的尘世中度过了二十个春秋,时光在奔波中流逝。 有时世俗的事务让人不如意,心中却充满了对美好山川的向往。 一张琴成了超脱尘世的朋友,几篇诗作如同囊中的珍宝。 终将与你一同归去,家园在那碧溪边的烟树深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他是一位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尘世中的奔波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对琴和诗的珍视,体现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首两句通过对“白浪红尘”和“费光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尘世中的奔波和时间的流逝。中间两句通过对“俗事”和“好山”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最后两句通过对琴和诗的珍视,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尘世和自然,以及对琴和诗的珍视,体现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白浪红尘”比喻什么? A. 自然美景 B. 纷扰的尘世 C. 精神生活 D. 珍贵物品
诗中的“好山”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纷扰的尘世 C. 精神生活 D. 珍贵物品
诗中的“一面琴为方外友”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B. 对尘世的厌倦 C.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D. 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