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29
已过清明寒不尽。帘外东风,花落红成阵。柳惯三眠无那困。荼䕷管领经春恨。去雁来鸿难借问。底事云边,不肯传芳信。春色三分眉一寸。蓬山更远天涯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仍然寒意未尽的情景,窗外东风吹拂,花瓣纷纷落下,像是成阵的红色。柳树虽然习惯了三次入睡,却仍感到困倦。荼蘼花的香气引发了春天的怨恨。归来的大雁与来的鸿雁难以询问,究竟是什么缘故,云边的消息也不肯传达芳信。春色只有三分,却在眉头上占据了一寸;而蓬莱山更远,似乎天涯也近了。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而著称。他的诗作通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蝶恋花》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蝶恋花 其一》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赵尊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潜藏在其中的情感。诗的开头“已过清明寒不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略显寒意的春天,紧接着“帘外东风,花落红成阵”,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红花的凋落不仅是春天的短暂,更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诗中提到的“柳惯三眠无那困”,描绘了柳树在春天的倦怠状态,似乎映射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而“荼䕷管领经春恨”,则引出了对春季美好而又短暂的感慨,仿佛是对过往岁月的惋惜。
后半部分的“去雁来鸿难借问”,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思念,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与心事显得愈发沉重。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情感的抒发,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受,折射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不可及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清明节通常在每年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荼䕷”是什么?
“去雁来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