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52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和谐社会的向往。诗中提到百川汇聚成大海,众星仰望北辰,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和谐;提及九州与四海,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和尧帝的崇敬;朝阳栖息在鸣凤之上,灵兽在神圣的祭坛上牧养,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再看云彩与月亮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凉风吹拂,象征着时节的变化;山川与土地的描绘则反映了自然的富饶;最后提到南北征伐与和睦共处,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朗州人,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以诗文兼擅而著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尤其擅长抒情诗和赋。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分裂,庾信在诗中寄托了对统一、和谐的渴望,以及对贤明统治者的向往。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是一首展现国家与自然、社会和谐的诗作。诗中采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和谐。开篇“百川乃宗巨海”,以水流比喻国家的统一,展现了众多力量汇聚形成大团结的美好愿景。接着“众星是仰北辰”,将北辰比作国家的方向与目标,表明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中提到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与尧帝,反映了庾信对贤明统治者的崇敬,同时也寄托了对现世政权的期许。朝阳栖于鸣凤,灵兽在灵畤上牧养,展现了理想社会的繁荣与和谐美好。整首诗并不只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南北的征战与和谐共处,表明即使在动荡中,依然希望能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最后一句“终有庆于一人”则强调了个人的安定与幸福在国家整体繁荣中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体现了对国家统一、安定与和谐的渴望,表达了对历史贤明统治者的敬仰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川”象征着什么?
“朝阳栖于鸣凤”中的“鸣凤”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北辰”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