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鸣皋

《鸣皋》

时间: 2025-07-27 22:08:13

诗句

皋禽名祇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閒意到青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8:13

原文展示:

鸣皋
作者: 林逋 〔宋代〕
皋禽名祇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閒意到青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名叫“皋”的鸟,我只在以前听说过它的名字。它在孤独的环境中鸣叫,声音圆润而清晰,正好在夜晚的分晓时分。一声鸣叫就惊醒了寂静的水面,似乎连它自己也没有闲情逸致去飞向高空。

注释:

  • 皋禽:皋是一种鸟,具体指的是栖息在水边的鸟。
  • 圆吭:形容声音圆润而洪亮。
  • 寥泬:形容水面清澈而空旷。
  • 閒意:悠闲的情趣或心情。
  • 青云:指高空或远方,象征高远的志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纯,号靖庵,宋代诗人、词人,因其淡泊名利,隐居于杭州的西湖,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常被誉为“隐逸诗人”。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林逋隐居于西湖附近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诗歌鉴赏:

《鸣皋》以皋禽的鸣叫为主题,展示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林逋通过对鸟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身处自然环境中的孤独感。诗的开头,作者提到对这只鸟的听闻,暗示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接着,鸟声的清亮在夜空中回荡,似乎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反而引发了对自然的深思。

整首诗在构思上简洁而深刻,尽管字数不多,却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力量和空间的辽阔。诗中“亦无閒意到青云”一句,直接表达了鸟儿虽然鸣叫,却没有追求高远的志向,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由的思考。林逋用鸟声作为引子,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皋禽名祇有前闻”:诗人对这只鸟只闻其名,不曾见过,暗示其孤独与与世隔绝。
    • “孤引圆吭夜正分”:描绘鸟儿在孤独的环境中鸣叫,声调圆润,正值夜晚的更替。
    • “一唳便惊寥泬破”:一声鸣叫惊动了静谧的水面,传达了声音的穿透力。
    • “亦无閒意到青云”:鸟儿的鸣叫并没有带来悠闲的心情,反而显得更为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声比作打破寂静的力量。
    • 拟人:赋予鸟儿情感,表现其孤独和无奈。
    • 对仗:如“孤引圆吭”和“一唳便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孤独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逍遥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皋禽:象征孤独的存在,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
  • :象征静谧和思考的时刻,让人更易沉浸于内心世界。
  • 青云:象征着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反衬出鸟儿的无奈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皋禽”指的是何种动物?
    A. 鱼
    B. 鸟
    C. 虫
    D. 兽

  2.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孤独感?
    A. 星星
    B. 云彩
    C. 鸟鸣
    D. 雨水

  3. “一唳便惊寥泬破”中的“寥泬”形容的是哪个自然元素?
    A. 风
    B. 水
    C. 土
    D. 空气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鸣皋》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情感的作品,但林逋更倾向于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在豪放中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林逋传》

相关查询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梦玉人引 种竹了题爱山亭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包山寺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春晚初出西楼 半塘 鹧鸪天 其三 枕上闻雪复作,方以为喜,起岩再示新诗,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迷离徜仿 窃据要津 矛字旁的字 裂石停云 铁药沙 两结尾的成语 溪狗 回肠伤气 力倍功半 包含昏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不饮盗泉 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蟆 齲字旁的字 涌金门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