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墨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墨》

时间: 2025-04-30 20:43:48

诗句

青晕时磨半砚云,更将书帖拂秋尘。

衰羸自顾空多感,不是临池苦学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3:48

原文展示:

青晕时磨半砚云,更将书帖拂秋尘。
衰羸自顾空多感,不是临池苦学人。

白话文翻译:

在青色的墨汁中磨制半砚,接着又用书帖拂去秋天的尘埃。
我衰弱而孤独,感慨多多,但我并不是那种在池边苦心学习的人。

注释:

  • 青晕:指青色的墨,古代书法中常用的墨色。
  • 磨半砚:磨墨是书法前的重要步骤,砚台上的墨磨得半满。
  • 书帖:书法作品的范本,常用来学习和临摹。
  • 秋尘:秋天的尘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衰羸:指身体虚弱、萎缩。
  • 临池:指在水池边学习书法,源于古代书法家临摹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清真,婺州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以清幽、淡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咏物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逋在收到朋友赠予茶具后所作,表达了自己对书法学习的感悟与反思。诗中既有对书法的热爱,又流露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深邃的情感,表现了林逋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衰老与孤独的反思。开头描绘了磨墨的情景,青色的墨是书法创作的基础,磨制的过程不仅是物质的准备,更是精神的洗礼。接着,诗人提到用书帖拂去秋尘,这个动作象征着他在努力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断清理外界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法的提升上。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入自省,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感慨,尽管他有着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但身体的衰弱和孤独的感受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那种“临池苦学”的人。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惋惜,也反映了林逋对生活的深思熟虑。整首诗在意象营造和情感表达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既有对艺术的追求,又有对人生的无奈,展现了林逋的高洁情操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晕时磨半砚云:描绘了磨墨的情景,暗示着书法创作的准备过程。
  2. 更将书帖拂秋尘:用书帖拂去尘埃,象征净化和专注于书法。
  3. 衰羸自顾空多感:反映了诗人的衰弱与孤独,他的感慨来源于自身的境遇。
  4. 不是临池苦学人:自我反省,并非如那些专心致志的书法学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磨墨与书法学习联系在一起,暗示艺术创作的艰辛。
  • 对比:对比了自己的孤独与那些“临池苦学”的人,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衰老与孤独的感叹,呈现出一种高洁而又深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晕:象征书法艺术的生机与力量。
  • 秋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衰羸:代表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与自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晕”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墨
    B. 青空
    C. 青草

  2. “临池苦学人”所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喜欢游泳的人
    B. 专心学习书法的人
    C. 享受生活的人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林逋的作品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王维通过山水描绘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情感,而林逋则通过对书法的热爱与自我反省,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两者都展现了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哲学思考,但各自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林逋诗文集》
  • 相关古代诗词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念金銮子二首 杂兴三首 其一 寄胡饼与杨万州 燕诗示刘叟 秋日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酬杨八 秋霁 梦得得新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中之烛 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勿药有喜 羽毛未丰 百笏 渊谋远略 聿字旁的字 硕大无朋 二字旁的字 林森 秏旗 丨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出其不虞 省着 包含为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