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闲趣

《闲趣》

时间: 2025-05-02 04:49:35

诗句

老至衰滋剧,秋高病尚侵。

坐看儿学字,卧听客弹琴。

囷满雀方斗,栖寒鸡欲瘖。

世情元自嬾,不是事违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35

原文展示:

老至衰滋剧,秋高病尚侵。
坐看儿学字,卧听客弹琴。
囷满雀方斗,栖寒鸡欲瘖。
世情元自嬾,不是事违心。

白话文翻译:

我已年老,衰弱愈加严重,秋天的高空依然让我感到病痛。在坐着时,看着孩子学写字,躺着时,听着客人弹奏琴曲。鸟儿在粮囤里争斗,寒冷的鸡似乎快要叫不出来。世间的事情本就懒散,并不是我所想要的那样。

注释:

  • 老至衰滋剧:年纪大了,身体虚弱的状况加剧。
  • 秋高病尚侵:秋天的空气清爽,但我的病情仍在侵袭。
  • 坐看儿学字:坐着看着孩子学习写字,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卧听客弹琴:躺着听客人弹琴,显示出对音乐的享受。
  • 囷满雀方斗:粮囤满是谷物,鸟儿在争斗,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 栖寒鸡欲瘖:寒冷的鸡快要叫不出声,传达出一种凋零的感觉。
  • 世情元自嬾:世间的事情本来就懒散,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
  • 不是事违心:这并不是我内心所希望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荡,诗风以豪放、悲壮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闲趣》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世事的悠然态度。此时,他已年迈,身体虚弱,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诗中充满了对世事的冷静观察和一种淡淡的无奈。

诗歌鉴赏:

《闲趣》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透过陆游的笔触,可以感受到他对晚年生活的淡然和对世事的看淡。开头几句直白地道出年老体衰的无奈,表现了他对身体病痛的真实感受。这种“秋高病尚侵”的描写,既是对身体状况的描述,也隐喻了他在世事纷扰中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场景,坐看儿童学字、卧听客人弹琴,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与前面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他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和的努力。这样的日常生活之美,是他生命最后阶段的真实写照。

最后两句则是对世情的感叹,表达了一种对世界的懒散态度,似乎在表达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人心的失望。这种情感深刻且复杂,带有一种哲学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切理解。

综上所述,《闲趣》不仅是一首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更是陆游在晚年对生命、对世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至衰滋剧:表达了年老身体虚弱的状态。
  2. 秋高病尚侵:秋天虽然美好,病痛却依然存在。
  3. 坐看儿学字:表现了诗人对儿童学习的欣慰与喜爱。
  4. 卧听客弹琴: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享受和生活的闲适。
  5. 囷满雀方斗: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带出生活的富足。
  6. 栖寒鸡欲瘖: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7. 世情元自嬾:表达了对世事的懒散态度。
  8. 不是事违心:强调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外界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如“囷满雀方斗”,不仅描绘了生活的景象,也暗示了人生的竞争和冲突。
  • 拟人:如“栖寒鸡欲瘖”,赋予动物以人类的情感,增加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淡然,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珍惜,体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代表着未来。
  • :象征着文化与艺术,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竞争。
  •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闲趣》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陆游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秋高病尚侵”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秋天的喜爱
    • B) 对病痛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期待
    • D) 对儿童的关心
  3. “坐看儿学字”中的“儿”指的是?

    • A) 老年人
    • B) 孩子
    • C) 动物
    • D) 思想

答案:

  1. B) 陆游
  2. B) 对病痛的无奈
  3. B) 孩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陆游《闲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对比:
    • 陆游的诗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更替。
    • 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自讽 言怀 别郑仁表 赠郑司业 赠段逸人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和友人许裳题宣平里古藤 送南海僧游蜀 送薛郎中赴江州 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纸黑字 三点水的字 始末原由 临阵磨枪 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属的词语有哪些 粗开头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遗闻逸事 骨字旁的字 攀扯 干愁 遮截 缶字旁的字 掩获 牢不可拔 粗细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