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7:15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张蠙 【唐代】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
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每当月圆之夜,我总是想与你一起畅饮,然而如果不能同饮,似乎也难以欢愉。每一千二百个这样的圆月之夜,世间又有谁能尽情地欣赏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之际,正值月圆之夜,诗人身处浮世之中,感受到与友人共饮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惆怅,反映了对人生短暂和友情珍贵的思考。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是一首充满思乡与友情情感的诗。在这首诗中,张蠙通过描绘月圆之夜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与友人共饮的渴望。诗的开头“每到月圆思共醉”,直接传达了诗人对团聚的期盼。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团圆与思念,正值中秋,诗人通过“月圆”这一意象,表达出他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如果不能同醉不成欢”,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失落。即使月色如水,令人沉醉,但没有朋友的陪伴,快乐也将变得苍白无力。这种情感在唐诗中屡见不鲜,诗人通过简单而富有情感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月亮虽美,然而人生却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张蠙在诗中表现出的情感,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月圆之夜,诗人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和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蠙的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谊的珍视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A
“每到月圆思共醉”中的“共醉”是什么意思?
A. 一起喝酒
B. 一起看月亮
C. 一起欢笑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一千二百如轮夜”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年龄
B. 月亮的变化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静夜思》 李白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十五夜与友人对月》有相似的情感主题。
《月下独酌》 李白
同样以月亮为背景,表现孤独与醉酒的情感。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