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1: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1:17:01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每年都感到羞愧,不愿意看到菊花开放,
在这十个秋天里,我在楚台上感到无尽的悲伤。
半山的余晖映照着树木,落叶在空中飘散,
一行斜飞的雁阵向我飞来,似乎在传达离愁。
云朵的飘逸让我无缘再做襄王的梦,
田野的流水偏偏让我想起宋玉的忧伤。
丝竹乐声渐渐消逝,归来的客人都已离去,
黄昏时分我独自吟咏,心中满是感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九日》创作于重阳节前后,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常与菊花、登高等活动相关联。诗人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离愁,借景抒怀,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故人的怀念。
《九日》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与思考。全诗开头便以“年年羞见菊花开”引入,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菊花是秋天的象征,而诗人对其的羞愧,暗示着他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描写“十度悲秋上楚台”,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无情与个人的悲伤。
在“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中,半岭的残阳和斜飞的雁阵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即将消逝的光阴,后者则承载着离别的惆怅。接下来的两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则用典故的方式,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伤,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怀念。最后两句“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的黄昏中,回忆往昔,吟咏诗作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有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水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对故人怀念的深情。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充满思索,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承载着诗人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唐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诗词测试:
《九日》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李群玉
D. 白居易
诗中“年年羞见菊花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羞愧与无奈
C. 喜悦
D. 愤怒
诗中的“斜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与思乡
C. 财富
D. 美好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