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1:40
原文展示:
和吴中丞悼笙妓
作者: 李群玉
丽质仙姿烟逐风,
凤凰声断吹台空。
多情草色怨还绿,
无主杏花春自红。
堕珥尚存芳树下,
馀香渐减玉堂中。
唯应去抱云和管,
从此长归阿母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笙妓,她的容貌如仙子般轻盈,犹如随风飘荡的烟雾。那悠扬的笙声已消失在空荡荡的吹台上。多情的草色对她的离去感到怨恨,春天的杏花也因无人欣赏而自顾自地绽放。她的耳环虽仍掉落在芳香的树下,但在玉堂中的余香却渐渐消散。她大概将带着她的乐器云和管离去,从此长归母亲的宫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其诗歌多描写美人、花木,常结合社会现实,表现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群玉对一位笙妓的悼念中写成,笙妓是一种以笙为乐器的歌妓,她的离去引发了诗人的深切感慨,反映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美丽与才华的追忆与惋惜。开头两句通过“丽质仙姿烟逐风”描绘了笙妓的美丽,仿佛她的身姿和气质如同烟雾般轻盈,当笙声断绝,这种美丽似乎也随之消逝。接下来的句子用草色和杏花来表达对她的离去的感伤,草色因她的离去而显得怨恨,杏花则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自顾自地开放,象征着美丽与青春的孤独。
“堕珥尚存芳树下”,点出她的耳环掉落在芳香的树下,代表着她的存在依然留在这个地方,但“馀香渐减玉堂中”则暗示着她的离去给周围带来的空虚与凋零。最后以“唯应去抱云和管”结束,表达了她将带着自己的乐器离开,归入母亲的宫殿,象征着一种归宿,也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永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展现了李群玉对美的追求与对失去的惋惜,情感真挚而动人,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丽与青春的怀念,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充满了感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丽质仙姿烟逐风”中的“烟”指的是什么?
A. 实体烟雾
B. 美丽的形象
C. 生活的苦涩
诗人对笙妓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喜悦
B. 惋惜
C. 忘却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了什么?
A. 成熟
B. 青春与美丽
C. 失落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群玉的作品与王维的《相思》都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但李群玉更侧重于对笙妓这一角色的细腻刻画,而王维则通过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