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5
石门戍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到此空思吴隐之,
潮痕草蔓上幽碑。
人来皆望珠玑去,
谁咏贪泉四句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石门戍处的感慨和思索。他来到这里,想起了吴隐之(吴道子),潮水留下的痕迹与草蔓交织在一起,掩盖了幽静的石碑。路过的人们都在向着宝贵的珠玑而去,却没有人吟咏那关于贪泉的四句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诗作留存。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抒发离愁别绪,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边塞,诗人面对自然和历史的沧桑,感慨时光流逝与人性的贪婪,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情感。
《石门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石门戍的感慨。开篇“到此空思吴隐之”,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怀念。接下来的“潮痕草蔓上幽碑”,则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苍凉的氛围。这一联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感叹历史的遗忘与时间的流逝。
“人来皆望珠玑去”一句,表现出世人的贪婪与追求,尤其是在面对物质财富时,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与最后一句“谁咏贪泉四句诗”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物质的讽刺与对精神的渴求相交织,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反思,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价值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对物质追求的批判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吴隐之”指的是谁?
A. 诗人
B. 著名画家吴道子
C. 唐代皇帝
“潮痕草蔓上幽碑”中的“幽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历史的遗忘
C. 自然的美
诗中提到的“贪泉”是指什么?
A. 一种泉水
B. 物质的贪婪
C. 艺术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