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27
壶中天(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
作者:张炎 〔宋代〕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
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
寂寂西窗闲弄影,深夜寒灯明灭。
且浸芳壶,休簪短帽,照见萧萧发。
几时归去,郎吟湖上香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春天景象,苔藓根系在古老的地方,阳光透过树木洒在林间的英俊植物上。笛声传来却难以捕捉,斜阳照耀着空旷的绝壁。篱笆旁半树梅花,竹子外一枝傲然的梅花,冷艳如雪。与这样的景物相对,万花之中没有这样的清秀杰出。还想念庾岭的幽静情怀,江南的情趣,赠予远行的人应有的情感。夜晚静寂,西窗下闲暇地玩弄影子,深夜的寒灯明灭不定。且让我们沉浸于美酒之中,暂时不去佩戴短帽,照见自己渐渐白发。何时归去,郎君吟唱着湖上清香的月光?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季通,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宋代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壶中天》的创作背景与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密切相关。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壶中天》是一首蕴藉深远的诗作,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开篇的“苔根抱古”展现了古老与生命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隔水笛声”则传达了一种隔绝的美感,笛声幽远却让人难以触及,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中的“冷艳”两字,描绘出梅花的傲然与清冷,暗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过往的怀念,提到“庾岭幽情”,表达了对江南风景和情感的眷恋。最后,诗人以“几时归去”收尾,充满了对归乡和团圆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流露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思,极具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彰显了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庾岭”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的“冷艳凌苍雪”表达了梅花的___。
判断题:张炎的风格以豪放著称。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