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最是仓皇辞庙日,上一句是

最是仓皇辞庙日,上一句是

时间: 2025-05-08 00:01:49

诗句

沈腰潘鬓消磨 查看原文>>

这段话出自五代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赏析

  此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约一样,腰瘦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就出现了鬓边的白发。连着这两个典故,描写词人内心的愁苦凄楚,人憔悴消瘦,鬓边也开始变白,从外貌变化写出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古人说忧能伤人,亡国之痛,臣虏之辱,使得这个本来工愁善感的国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后,日夕以眼泪洗面,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这两个典故即是他被虏到汴京后的辛酸写照。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相关查询

和胡琴窗 和言字韵 雨雪 过淮河宿阚石有感 将相弃国第十九 宴交代湖南提弄李运使致语口号 山中载酒用萧敬夫韵赋江涨 扬州城下赋 曾先生第一百三十六 宴朱衡守致语口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士字旁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应诺 人样虾蛆 釒字旁的字 无精嗒彩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人恶礼不恶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欲谁归罪 四点底的字 冰壶玉尺 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夙夜梦寐 狼飡虎食 磨砻隽切 采字头的字 人中骐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