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3:08
曾先生第一百三十六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江海日凄凉,贤圣尽萧索。
西河共风味,顾步涕横落。
这首诗描绘了江海的凄凉景象,贤良圣洁之人都已感到失落和孤独。西河的风景也显得苍凉,回首往事,不禁泪水横流。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情感和意象可以与中国古代对于江河的描写和对贤圣之人的怀念联系在一起。江海常被用来表达壮阔的历史与个人的渺小,贤圣的凋零则暗合了文天祥所处的南宋末年的动荡局势。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孟氏,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和慷慨激昂的诗歌闻名,代表作有《过零丁洋》等。他在南宋灭亡后,宁死不屈,表现出极高的民族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的动乱时期,文天祥目睹国家的衰败和贤士的沉沦,激发了他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文天祥的《曾先生第一百三十六》是一首充满了深沉忧伤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江海的凄凉和贤圣的萧索,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刻感受。开头“江海日凄凉”便设定了一个悲伤的基调,江海作为自然景象,映射出人心的苍凉与无奈。接下来的“贤圣尽萧索”更是将这种悲凉推向极致,贤良之士在乱世中无所作为,令人感到痛心。
“西河共风味”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孤寂和失落。这里西河的风味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顾步涕横落”一句,情感达到高潮,回首往事,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心的结合,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个人情感映射出社会的悲剧,展现了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自然景象与人心的结合,展现了动荡时代的悲凉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江海日凄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悲凉
C. 宁静
“贤圣尽萧索”中“贤圣”指的是?
A. 有德之人
B. 普通百姓
C. 自然现象
诗人为何在“顾步涕横落”中流泪?
A. 因为快乐
B. 因为怀念过去
C. 因为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